摘要:陈浩民开直播晒出盖章疗程单,承认做了超声刀,称肿胀属正常反应,舆论随即反转,夫妻带货场子不仅没黄还要上新
陈浩民开直播晒出盖章疗程单,承认做了超声刀,称肿胀属正常反应,舆论随即反转,夫妻带货场子不仅没黄还要上新
十月中,一段模糊的街头视频把事儿拱了出来,镜头里他的苹果肌鼓起得很夸张,表情有点僵,大家议论纷纷
10月18日他在泉州出席商业活动,染了一头金发,看着年轻,但苹果肌格外突出,整个人显得紧绷,台下观众直言“近看有点奇怪”
有人近距离看见他脸和脖子上的细纹,岁月的痕迹藏不住,反而让那一块“鼓”更加突兀
同场的还有妻子蒋丽莎,身材管理一如既往,站在他身边很养眼
她也曾被卷进整容争议,外界看她的“变脸”早见惯不怪,这回轮到他,热度立刻上来了
陈浩民这些年屡屡被传动脸,他之前还打趣说自己不是靠颜值吃饭,但这次,显然得正面回应
10月21日,他开了直播,摊牌说做的是HIFU超声刀,并把盖着医院公章的疗程单举到镜头前
他说术后会有肿胀,属于正常恢复期
随后微博上有医美博主跟进解释,小红书里也出现了一堆术后观察日记,公立医院的整形科医生出来科普:HIFU有一个短暂肿胀期,通常意味着组织在反应,不必过度惊慌
这波解释,让风向慢慢回正
当然,脸上这一点动静,谁看不出来呢
我翻看那天的路透,第一眼也觉得他的苹果肌“鼓得别扭”,但第二眼会注意到他脸上的细纹,那才是56岁男人的底色
医美像一层滤镜,光线一变,滤镜边缘就露出来了
这里插一句冷知识:《Aesthetic Surgery Journal》的统计显示,面部填充并发症里,皮肤坏死约0.08%,视觉障碍约0.01%,风险不高但从不为零
香港美容医学协会去年的报告还提醒
五十岁以上男性做填充,出现结节、轮廓跑偏的概率,比女性高出三成七
虽然HIFU并非填充,但中年男性做脸,肿胀、轮廓改变更容易被放大,镜头会“添油加醋”
这几年娱乐圈对脸的苛刻程度,肉眼可见
古天乐四十岁后被网友说苹果肌有“滑梯”现象,这是填充物下滑的经典表现;
某女星整容过度导致脸僵,演戏也受影响,争议至今没断
明星被推着去维持“年轻”,观众又盯着每一处变化,谁都不好过
从这个意义上说,陈浩民这次直接晒疗程单,倒是干脆,至少比装没事强
把镜头拉远一点看人,会看到他更具体的生活
56岁的他,TVB出身,早年的港剧撑起过不少人的记忆
这些年他在内地接戏不断
作品口碑参差,甚至被骂烂片,但他不躲,直说就是为了赚钱养家
他和蒋丽莎结婚多年,已经有四个孩子
外界有人爱拿“生育机器”来调侃,我不太喜欢这种说法
孩子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压力也是他们共同扛
为了孩子上学,他们从香港搬到上海,再到长沙,最后又回到香港
他频繁飞内地工作,太太在家照顾孩子,这是一种分工,也是一种牺牲
更有意思的是
一家六口始终租房生活,香港时期住过月租约14万的豪宅,网友摸不着头脑:这租金都能供房了吧
后来到了内地,他们依然没买房,长沙售楼部里有人撞见过两口子,最后也没成交
选择租房不一定是“没钱”或“冲动”,更可能是对不确定生活的一种弹性策略
他也曾回TVB拍《状王之王》,算是老路重走
口碑这件事,确实不完全在他的掌控里,过去的负面新闻也把形象拉低过
可换个角度,他是个把重担扛在肩上的爸爸,这点很难被抹掉
事件的最新进展也挺戏剧化
夫妻俩的带货直播定在10月25日上线,品牌方没有换人,预热流量反倒翻倍
危机处理得当,有时就会变成势能
也许有人会说这太“会算计”,可在流量时代
把真话说清楚、把证据摆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沟通能力
我理解大家对“脸”的敏感,尤其当你曾经见过他的少年感,如今却看见中年的疲态
但和一个四个孩子的父亲较劲,意义真的大吗?
我们会记住他的金发、他的苹果肌,也别忘了他脸上的细纹,那是生活留下的雕刻
如果说这次风波有什么价值
也许是提醒我们:中年人的面子工程背后,是里子——责任、选择、奔波
对观众来说,最好的监督不是盯着他到底做没做项目,而是盯着作品,好好演戏,别糊弄
对艺人来说
与其苛求零瑕疵的脸,不如追求清清楚楚的解释和体面的生活
如果非要给这件事一个落点
我希望我们对中年脸稍微宽容一点,对中年人的努力多一点掌声
把舞台留给作品,把焦虑还给风
让时间做减法,让诚意做加法
来源:森森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