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元股权被冻结,良品铺子卖身失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0 19:40 1

摘要:10月16日晚,良品铺子一纸公告宣布,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的股份转让协议终止。

作者 | 余生

来源 | 邱处机

10月16日晚,良品铺子一纸公告宣布,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及其一致行动人与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的股份转让协议终止。

这场原本可能让武汉国资委入主良品铺子的交易,最终因“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未能全部成就”而黯然收场。

至此,持续了三个月的良品铺子控制权转让大戏暂时落下帷幕。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宁波汉意,实际控制人也依然是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和潘继红。

而在这份平静公告的背后,是一场涉及两家国资争夺、法律纠纷与业绩下滑的多重博弈。

01

交易终止

良品铺子与武汉国资的“联姻”原本被市场寄予厚望。

这场交易始于2025年7月17日,良品铺子宣布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拟向武汉国资旗下的长江国贸转让其持有的18.01%股份,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则转让2.99%股份。

若交易完成,长江国贸将合计获得良品铺子21%的股份,成为新任控股股东,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按照转让方案,股份转让价格定为每股12.42元。以该价格计算,这批股份的交易总价达约10.46亿元。

这场交易曾被市场解读为良品铺子的“救命稻草”。公司在7月份的公告中曾明确表示,引入长江国贸是看中其产业协同性,能充分发挥长江国贸在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然而,协议签署后90个自然日的最终截止日(10月15日)到来时,约定的生效条件未能全部成就,协议自动终止。

良品铺子控股权转让失败的背后,是一段“一女二嫁”引发的股权纠纷。

早在2025年5月,为化解自身债务,宁波汉意就与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协议书》,约定广州轻工拟对良品铺子进行尽职调查后,计划受让宁波汉意持有的部分股份。

该协议书规定,截至5月28日,广州轻工拥有优先购买权,交易价格为每股12.42元。这与后来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交易价格完全相同。

然而,宁波汉意并未在约定时间内与广州轻工签署股权交易协议。相反,在不到两个月后的7月17日,良品铺子宣布了与长江国贸的控制权转让方案。

这一举动引发了广州轻工的强烈反应。7月14日,广州轻工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随即冻结了宁波汉意所持良品铺子约7976万股股份。

这批被冻结的股份占良品铺子总股本的19.89%,恰与宁波汉意拟转让给长江国贸的股份比例相近,成为横亘在交易面前的巨大障碍。

02

业绩困局

良品铺子急于“卖身”的背后,是其日益严峻的业绩困局。

2020年2月,良品铺子顶着“高端零食第一股”的光环成功登陆A股。上市当年,公司股价一度突破85元,市值更是一度冲破340亿元,风光无两。

然而,曾经的零食巨头如今却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2025年上半年,良品铺子实现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27.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55.31万元,同比下降491.59%。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中期亏损。

事实上,良品铺子的下滑趋势早已显现。2024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营收同比下滑11.02%至71.59亿元,净利润暴跌125.57%至-4610.45万元。

面对业绩下滑,良品铺子曾于2023年底发起“成立17年以来最大规模降价”,对300余款核心产品实施平均22%的降价措施,最高降幅达45%。然而,从结果来看,这场以价换量的尝试并没能挽救营收下滑的颓势。

良品铺子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休闲零食行业的格局重构。

近年来,以低价策略快速扩张的量贩零食品牌异军突起,严重挤压了传统品牌的市场空间。以赵一鸣零食为代表的新兴渠道通过“低价+社区化”模式快速扩张,直接动摇了良品铺子“高质高价”的护城河。

良品铺子长期坚持的高端定位受到严重冲击。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被迫对部分产品降价,但降价导致毛利率收窄;同时,为维持高端形象推出的新品又因价格过高难以打开市场。

这种“既不能贵又不能便宜”的尴尬定位,使公司陷入两难困境。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的渠道变革也滞后于时代。当同行纷纷布局社区团购、直播电商时,良品铺子仍过度依赖传统电商和线下门店。线上流量成本占营收比例高达2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资本层面,重要股东也开始持续减持。

2024年5月,良品铺子宣布了两位重要股东“宁波汉意”和“达永有限”的减持——前者的主要组成人员是良品铺子的创始团队,后者的背后则是陪伴良品铺子成长十余年的今日资本。

03

扑朔迷离

随着武汉国资入主计划的终止,良品铺子的未来前景再度充满不确定性。

对于此次控制权转让事项的终止,良品铺子表示,“对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公司同时提示,广州轻工前期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的诉讼尚未结束。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还回应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的核心要务是聚焦主业、做好经营。目前,公司各项业务平稳运行,并将持续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经营业绩和企业价值。”

不过在失去武汉国资的供应链资源支持后,这家深陷亏损的零食巨头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量贩品牌的价格绞杀与传统同行的战略挤压中找到生存空间,是良品铺子管理层必须尽快破解的生死考题。

良品铺子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已接近2024年全年的两倍,门店数量锐减至2445家。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市场已不会给良品铺子太多试错的时间。在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的当下,这家曾经的高端零食之王,必须尽快找到新的生存法则。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