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呢?是一个家长反映他孩子的语文老师,布置文言文的作业,要求孩子抄写课下注释,不但要求抄写注释,而且要求必须一模一样,不能有一点儿不同。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这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呢?是一个家长反映他孩子的语文老师,布置文言文的作业,要求孩子抄写课下注释,不但要求抄写注释,而且要求必须一模一样,不能有一点儿不同。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观察,针对这个问题,我发出呼吁,“我的语文老师同行们,不能着这么干!”因为这种过度机械化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有害无益,钳制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告诉他们需要记住唯一的结论,看似短期得到了高分,但长期来看,只能让学生的头脑越来越僵化而已。
这得到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共鸣,他们纷纷留言,或单纯地吐槽,或做一点儿理性的分析。大多数人都很赞同我的判断,但也有不同的声音。
比如,下面这样两则留言。看了这样的留言,我觉得有必要写文章做一些回应。
第一则:
第一,先来当上十年老师来看看。第二,类比一下,考古类的学生,高能物理类的学生,随便记记能理解就行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没学过?
先回应“第一”个质疑,留言者大约是质疑我没当过老师,或者当老师的时间很短,才写这样“脱离实际”的文章,实际情况是,我已经做了25年的语文老师,从教龄上来说,算是名副其实的老教师了。
再回应“第二”个质疑。留言者将我说的不该做抄写注释这样过度机械化的作业,类比为考古或高能物理的学习,这种类比本身就值得质疑,二者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都不是一类事,怎么能放到一起去比呢?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考古或高能物理,是不是依靠机械记忆就能解决问题呢?是不是必须记忆极其准确,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能学好呢?
前些天刚刚去世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在谈及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区别时,他表示:“中国学生虽然成绩好,但是研究成果却很少,主要是差在思维活跃度、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上。所以想要孩子成为科学家,要从小让孩子学科学,培养科学思维,增强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科学思维和创造力,可以说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最为急需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机械记忆,记住了很多东西就能搞定的。
第二则:
逐条看完了评论,用抄写的方法学习语文咋人人喊打了呢?东坡居士还手自笔录各类名著呢。各个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还是从实际出发吧。
先说人人喊打的是什么?是抄写的方法学习语文吗?不是,是机械抄写,抄写和机械抄写是两码事儿。
再说东坡句式是不是手自笔录各类名著,这个从历史记载来看,确有其事。苏轼曾经抄写《汉书》,而且,八十余万字的汉书,不止抄写了一遍,是抄写了三遍。所以,能做到对《汉书》倒背如流。
(司农)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
不过,这个记载的出处《西塘集耆旧续闻》,是一本南宋时期的笔记小说,也就是说其所记录的事情,不可不信,但又不能全信,大多不过是传闻而已。
再退一步说,苏轼抄的是什么?是《汉书》!我们学生抄的是什么,是各种注解。这两者不能同日而语,一个是取法乎上,一个是取法乎下。我很赞同留言者说的“各个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还是从实际出发吧”,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老师一刀切地要求学生抄写,这就完全不能接受。
读这两则留言,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听过的一个相声,捧哏问“您贵庚啊”,逗哏回答“我早上吃的炸酱面”,二者驴唇不对马嘴。现实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何以会如此呢?一个是理解能力不足,一个是逻辑欠缺。这就导致有些人常常会自说自话,但有自认为很有道理。
最后,我虽然把这两个留言挂出来,做一些回应和解释,但并不代表我只想在公众号中留言中听到肯定支持甚至赞美的声音,恰恰相反,我在很多文章中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欢迎各种不同的声音,只有一种声音是不对的,只有听得进去不同的声音,才能促进思考的严谨和深入。
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不但记住这句话,更会践行这句话,所以,我的公众号留言完全开放,只要留言就会自动被精选出来。但偶尔有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留言不可见了,那不是因为被我删除了,而是被系统判定为违规,自动给你屏蔽了。至于怎么就违规了,咱也不知道,只说是根据相关规定。在这里我只是声明一下,咱不背这个锅就是了。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古文观止》的在线公益课已经讲到第五十七讲,每一讲都有直播回放。就在视频号“水寒说语文”的“直播回放”这个栏目就可以看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双减”模式下,父母想明白这些事,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来源:水寒说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