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十点,我排了四十分钟队,就为了买一杯13块的蜜雪冰城,结果前面的小哥转头问我:喜茶不是更高级吗?
昨晚十点,我排了四十分钟队,就为了买一杯13块的蜜雪冰城,结果前面的小哥转头问我:喜茶不是更高级吗?
我当场噎住——高级?
现在谁还靠价格装门面啊。
三个月前,蜜雪冰城把店开到日本大阪,开业当天日本人排队绕了商场两圈,招牌冰城雪王在门口蹦迪,抖音播放量直接飙到3.2亿。
同一时间,喜茶悄悄在小程序上线0卡糖选项,点单按钮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一天卖出近80万杯。
奈雪更离谱,联名周杰伦新专辑,一杯“范特西”套餐炒到199元,黄牛现场加价100,门店挤碎两个展示柜。
茶颜悦色没凑热闹,只在长沙五一广场贴了一张告示:湘辣版奶茶,限时三天,喝完送两包辣条,结果队伍排到地铁口,交警出来维持秩序。
我蹲在马路牙子上喝完那杯蜜雪,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奶茶早就不是奶茶,是社交货币,是身份暗号,是打工人续命水。
你说它贵也好,贱也罢,最后都得回到钱包厚度。
蜜雪把价格压到6块,还能给你整一首“你爱我我爱你”,洗脑神曲一出,小镇青年直接团建;喜茶把门店搬进上海恒隆,玻璃墙外就是爱马仕,白领拍照发圈,定位一挂,逼格自动+50;茶颜留在长沙,不加盟,不扩张,一杯幽兰拿铁守死12块,本地人当护城河,外地人当朝圣,稀缺就是流量。
你问哪家最好喝?
没人关心,大家只想在票圈留下证据:我来过,我喝过,我属于某个群体。
数据也直白得吓人:2023年1840亿的市场,20%年增速,三四线门店涨35%,比北上广还猛。
蜜雪把仓库建到县城边,原料自己产,运费砍一半,加盟商赚三块总部赚两块,规模滚成雪球;喜茶小程序6000万用户,比加拿大全国人口还多,点单页面停留3秒就能算出你今天想喝水果茶还是芝士茶;霸王茶姬跑到马来西亚,开业第一天华人留学生把店挤爆,一天卖一万杯,马来员工学中文学到崩溃。
你说这是卖奶茶?
分明是卖数据、卖效率、卖文化输出。
可最扎心的是,明年自动制茶机就要普及30%,摇杯子的小哥小妹第一批被淘汰。
总部说机器出品更稳定,口感误差不超过0.1克,消费者却开始怀念人工摇出来的泡沫。
就像我们一边吐槽辣条脏,一边抢茶颜送的辣条;一边骂联名割韭菜,一边抢破头。
身体很诚实,嘴巴更诚实。
所以别再问哪家最好喝,答案取决于你今晚想发怎样的朋友圈。
想装轻奢,去恒隆排喜茶;想接地气,蜜雪6块搞定;想打卡长沙,茶颜12块买一张入场券。
奶茶没有高低,只有场合。
唯一确定的是,等机器全面接管吧台,我们大概又会花更贵的价钱,去找一杯“手作”的温度。
来源:简单微风一点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