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橙乡难题!秭归科技服务文明实践项目在全省亮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10:07 1

摘要:在此次汇聚了全省46个优秀项目的舞台上,宜昌市共有7个项目亮相,秭归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以科技赋能脐橙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文明实践故事。

10月16日

“文明实践 情满荆楚”

2025年湖北省

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项目

线上交流展示活动

秭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向全省分享了

“惠民兴县·橙心橙意”

科技服务文明实践项目

展演现场

在此次汇聚了全省46个优秀项目的舞台上,宜昌市共有7个项目亮相,秭归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以科技赋能脐橙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文明实践故事。

一、破局:当橙园遇上大山

秭归,作为长江中上游脐橙核心产区,拥有40万亩果园,年产量达100万吨。然而,“八山半水一分半田”的地貌特征,曾给这片橙乡带来重重困境:品种不优、技术不强、运输不便、销路不畅等一系列难题,如一座座大山横亘在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道路上。

“群众所盼,就是文明实践所指”。2019年,秭归成立了第一支科技志愿服务队,随后启动了“惠民兴县·橙心橙意”文明实践项目,立志用科技的力量为秭归脐橙产业破局开路。

秭归县山区柑橘园

二、赋能:科技“金钥”打开产业“锁”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秭归解题的核心方法。

秭归“上接天线”,请来邓秀新院士等10多位柑橘专家,建立优质苗木基地,储备135个柑橘品种,让秭归实现“四季有鲜橙”。去年推出的“宗橙”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并亮相央视《开讲啦》。

邓秀新院士带秭归宗橙亮相《开讲啦》

同时“下接地气”,创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的服务模式,组织科技特派员与“土专家”结对,编印技术手册,线上线下累计开展培训1500余场,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
面对“山尖像锥子,山脊像刀子,上山碰鼻子,下山杵腿子”的运输困境,山地轨道运输机、果园无人机已成为秭归橙园的“新标配”,一天能运3万多斤橙子;果园打孔机也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近3年来,秭归培训了1500多名持证无人机飞手,无人机吊运2024年累计为农户节约成本2.36亿元。
三、腾飞:数字翅膀带橙香飞出深山

“云上秭归”APP里的“农技微课”,发布技术指南300余篇、微视频120余条,并培育出“老胡说农事”“庄稼医生乙”等10余个线上服务品牌,用乡亲们听得懂的方言讲解技术,成为大家手机里的“农技顾问”。

“云上秭归”APP中的“农技微课”

销售方面,秭归紧抓电商机遇,下沉村落,手把手教农民变身网络主播,孵化出3000多名“新农人”。

同时,积极扶持电商企业,吸引青年返乡创业。目前,全县拥有电商企业2600家、个体户3000余家,带动6万多人就业,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

秭归也因此成为全国电商领跑县,脐橙再也不愁“藏在深山人未识”。

电商主播讲解画面

四、成果:文明实践凝聚惠民兴县的强大合力

如今“惠民兴县·橙心橙意”文明实践项目已实现全县12个乡镇全覆盖,建成了24个科技服务工作站。

秭归从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里挑骨干,从农村“土专家”、创业者中找能手,拉起了40多支队伍、1100余名志愿者的服务网。

硕果随之而来:

·“秭归脐橙”享誉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湖北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秭归县科技志愿服务队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秭归县科技志愿服务队工作画面

从“橙心橙意”的科技服务,到“惠民兴县”的产业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真正把文明实践的“温度”转化为百姓的“幸福感”。未来,秭归将不断丰富文明实践的内涵与路径,持续照亮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之路,让秭归的奋进之歌,随着这颗金黄的脐橙,传得更远、唱得更响!

来源:科普中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