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数字相当于全球最大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 Gold Shares)总持有量的近一半,也超过全球许多国家黄金储备总量。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3年不到狂买390吨,中国囤那么多黄金干嘛?真相可能会让人大吃一惊。
今年10月,国际黄金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438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这场金光闪耀的涨潮之中,中国央行悄无声息地成了最坚定的买家。
2023年,中国购入225吨黄金,成为全球央行中最大的黄金买家。
2024年,中国再度增持44吨。
2025年前7个月,中国又增持21吨。
从2023年到现在,仅短短3年不到,中国就已累计增持黄金超过390吨。
这一数字相当于全球最大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 Gold Shares)总持有量的近一半,也超过全球许多国家黄金储备总量。
更值得玩味的是,中国的这一轮购金潮,还恰好发生在金价持续攀升时期。
按照传统逻辑,高位应当抑制需求,但中国央行却在逆势增持。
与此同时,波兰、印度等多国央行也在同步加速黄金储备。
一场静悄悄地全球黄金储备重构,正悄然改变延续了已有半个世纪的美元霸权格局。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近期发表的见解中,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金融认知的观点:“黄金已经取代美国国债,成为真正的无风险资产。”
达利欧这一判断背后,是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深刻担忧。他指出,历史上当债务过高时,政府只有两条路:违约或印钞贬值。
而当前美国的国债规模已经超过了35万亿美元,且政治极化严重削弱财政纪律,美元资产的可靠性,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
达利欧强调,“黄金不依赖任何人的承诺,它是唯一不构成对手方风险的金融资产。”这一观点在央行圈内引发强烈共鸣,也解释了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金价高企的节骨眼上,仍然持续买入。
因为中国这么做不是在短期投机,而是在执行一项长期战略。
2022年是一个分水岭。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冻结了俄罗斯大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发展中国家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认知。
一位匿名分析师表示:“当你的外汇储备,可能因为政治原因而在一夜之间被冻结的时候,任何理性的国家,都会重新评估它的储备结构。”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之一,持有价值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仍然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增持黄金,就成了眼下降低对单一货币依赖的必然选择。
据估计,中国黄金储备目前约为2300吨。虽然已经是全球第6大黄金持有国了,但黄金仅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仅有大约7%,远低于22%的全球平均水平,更不及美国的78%。
有分析指出,如果中国希望将黄金占比提升至全球平均水平,至少还需要增持大约2000吨黄金才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轮的买金狂潮,并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
在2023年至2025年间,波兰央行也狂购;恶287吨黄金,提前实现黄金占外汇储备20%的目标。
此外,印度、土耳其、新加坡等多国央行也在持续增持。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量达1100吨,已连续3年突破千吨大关。
这种集体行为的背后,是世界各国对“美元单极体系”的一种反思。
美国频繁将美元武器化,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都在削弱国际市场对美元体系的信任。
对中国而言,增加黄金储备还有一层特殊意义,那就是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信用背书。
历史经验表明,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有足够的黄金支撑。
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与黄金挂钩,奠定其世界货币地位;欧元区黄金储备超过1万吨,为欧元信用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黄金协会前副会长侯惠民曾在2009年建议,中国黄金储备目标应为5000吨。
现如今,16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当年已经翻了两番,这个目标显然需要上调。
一位国际金融分析师指出,如果中国希望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那中国的黄金储备就必须与经济规模相匹配。“8000吨可能才是中国的终极目标。”
官方数据或许只揭示了部分真相。
中国是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国,年产量约400吨。按照行业惯例,大部分国产黄金,在理论上都可以转为国家储备。
因此,中国的实际黄金储备,很可能远高于官方披露出来的数字。这就好比军事装备,有“现役”和“库存”之分,黄金储备也有类似分类。
这种隐蔽储备的策略,既能避免对市场造成冲击,也为未来的政策调整留下了灵活空间。
在传统上,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呈负相关。但在2023年至2025年间,这个关系被打破了。尽管实际利率有所上升,但国际金价却在持续创下新高。
种种迹象表明,现在在推高国际金价的,已经不是个别的传统因素了,而是更深层次的货币体系的重构。
有市场分析师用了一个叫做“错失恐惧症”(FOMO)的名词来解释这轮黄金涨势,但实际上,这就是国际市场对美元信用长期贬值的一种预期管理。
在地缘政治冲突、债务危机和货币超发多重因素交织下,黄金已然重新回到了国际金融舞台的中央。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黄金将不再只是一种普通的贵金属,也是唯一能够跨越国家、文化和时代的,普遍为世人所接受的价值载体。
中国之所以年复一年地大量买入黄金,表面上看是资产配置的调整,实际上却是一场关乎未来国际货币新秩序的未雨绸缪。这一人类信任的最终结晶,正在成为21世纪大国博弈的隐形战场。
这场沉默的金融革命或许没有刀光剑影,却可能比任何一场贸易战,都更加深刻地重塑未来的全球格局。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货币权力的历史转移进程中,黄金虽然沉默不语,却正在改变着一切。
来源:沉思的托克维尔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