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沃野“接力”播种希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09:36 1

摘要:在该县大畈镇隐水村标准化农田里,稻浪涌金,谷穗垂首。数台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往复,吞入稻穗、吐出金黄,一气呵成。如今,全村九成以上的稻田已实现机械化收割,效率较往年提升数倍。

金浪归仓,新绿下地。连日来,通山县的沃野上一片生机盎然。连片的稻田翻涌着金黄的波浪,收割机在田间轰鸣穿梭。

在该县大畈镇隐水村标准化农田里,稻浪涌金,谷穗垂首。数台联合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往复,吞入稻穗、吐出金黄,一气呵成。如今,全村九成以上的稻田已实现机械化收割,效率较往年提升数倍。

“在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我们成立了隐水农机合作社,还注册了‘隐水大米’品牌。”隐水村党支部书记郑传奇站在田埂上介绍,“今年流转的120亩水田种植了‘京山桥米’,预计产量约22500公斤,可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左右。”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隐水大米项目不仅实现了水稻种植的标准化、品牌化运营,盘活了土地资源,还让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增收。

“我们将持续协调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肥料保障,全力支持隐水大米提质增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扎实动力。”省纪委监委驻隐水村工作队队员陈淼说。

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秋播的序曲已然奏响。“轰!轰!轰!”天刚蒙蒙亮,一辆满载种子与肥料的皮卡车,已带领着九台拖拉机,浩浩荡荡驶入大路乡的田间道路——这是秋播启动以来,通山县东南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余冬苟每天的日常。

车队行至大路乡石圳村4组,田埂边早已聚集了四五位村民,他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排队等候机械进场。农机手熟练地驾驶油菜直播拖拉机下田作业,铁轮滚过,稻茬应声而碎,开沟、施肥、播种、覆土……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功夫,原本布满稻茬的土地,被“整理”成一垄垄整齐的油菜田。晨光中,人影穿梭、机声隆隆,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耕农忙图”。

“从10月2日开始,我们每天配送两次,每次一车70多包肥料和种子。一亩地大约需要8两种子、20公斤肥料。”余冬苟介绍,今年雨水充沛,必须等地稍干才能下种,因此整体进度比往年略晚一些。“我们在大路乡投入了9台拖拉机,平均每台每天能完成约30亩的耕作任务,日作业总量约270亩。”

为充分释放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潜力,通山县于今年实施扩种油菜项目,按照每亩1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提供种子、肥料等生产物资和播种环节机械化作业服务。同时,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教学与实地指导,全力推动“冬闲田”向“增收田”转变。

今年,通山县轮作、扩种项目计划面积39800亩,其中轮作2万亩、扩种1.98万亩。截至10月14日,全县已完成油菜轮作面积近万亩。伴随着机械的轰鸣与农户的忙碌,秋播生产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有序推进,为来年的金色丰收埋下坚实的伏笔。

来源:咸宁视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