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唯卓仕(Viltrox)是少数为尼康Z系统推出自动对焦镜头的第三方厂商,笔者许久以来一直期待测试其产品。本次评测的唯卓仕AF 24mm F1.8,是一款适配全画幅相机的自动对焦镜头,提供尼康Z卡口与索尼E卡口版本,使其有望成为尼康Z 24mm F1.8等镜头的
唯卓仕(Viltrox)是少数为尼康Z系统推出自动对焦镜头的第三方厂商,笔者许久以来一直期待测试其产品。本次评测的唯卓仕AF 24mm F1.8,是一款适配全画幅相机的自动对焦镜头,提供尼康Z卡口与索尼E卡口版本,使其有望成为尼康Z 24mm F1.8等镜头的高性价比替代选择。
1. 唯卓仕AF 24mm F1.8核心参数
镜头全称:Viltrox AF 24mm F1.8 STM ASPH ED IF
适配卡口: 尼康Z卡口、索尼E卡口
焦段 :24mm
视角(APS-C画幅):61°
视角(全画幅):84°
最大光圈:F1.8
最小光圈: F16
光圈叶片:9片(圆形)
滤镜接口:55mm
镜片数量:11片
镜片组数:9组
特殊镜片:2片非球面镜片、3片超低色散(ED)镜片、3片高折射率镜片
抗眩光镀膜:多层纳米镀膜
防抖功能:无
对焦方式:内对焦
控制环:手动对焦环、无级光圈环
功能按键:无
对焦马达:步进马达(STM)+ 丝杠
最小对焦距离:0.29m
最大放大倍率:0.1倍(1:10)
卡口材质 :金属
防风雨密封:无
尺寸(长×直径)-尼康版:87×70mm
尺寸(长×直径)-索尼版:85×70mm
重量-尼康版:370g
重量-索尼版:340g
对一款经济型镜头而言,这样的参数表现相当亮眼,尤其是2片非球面镜片与3片超低色散镜片的配置,超出同价位平均水准。
样片参数: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125s,F16.0
2. 做工与操控体验
尽管价格亲民,唯卓仕AF 24mm F1.8仍采用全金属材质,手感扎实。不过笔者认为,唯卓仕在金属用料上或许“过于极致”——就连手动对焦环都是纯金属材质,未包裹橡胶,握持感略逊。
镜头配备独立光圈环,采用无级设计(无档位反馈),十分适合视频创作者使用。光圈环可在F1.8-F16之间调节,刻度以1/3档为间隔标注;若不喜欢在镜头上调节光圈,可将光圈环旋至“A(自动)”档位,通过相机拨盘控制光圈,操作灵活。
(图:唯卓仕AF 24mm F1.8镜头)
除手动对焦环与光圈环外,镜头无其他按键、开关或控制组件,设计极简——笔者认为至少应增加一枚AF/MF(自动/手动对焦)切换开关,便利性会更优。值得一提的是,镜头设有USB-C接口,未来可用于固件升级——第三方自动对焦镜头常因相机固件更新出现兼容性问题,这一设计大幅提升了镜头的“未来适配性”。
(图:唯卓仕AF 24mm F1.8镜头的金属卡口与集成式USB-C接口)
做工方面的最大短板,是镜头无防风雨密封设计:卡口处无橡胶密封圈,内部也无防尘防泼溅密封结构。不过好消息是,作为定焦镜头,它无外部活动部件(如变焦环),即便在小雨中短暂使用,也不会轻易进水;但不建议在暴雨或多风沙环境中依赖它拍摄,可靠性远不及原厂镜头。
样片参数: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3200s,F1.8
1. 对焦速度与表现
作为第三方经济型镜头,唯卓仕AF 24mm F1.8的自动对焦表现始终备受关注。尽管未达到“完美”水准,但仍超出笔者预期。
简而言之,镜头的自动对焦“快速且静音”,接近原厂镜头水准:弱光环境下对焦无压力,面对低对比度物体也能稳定锁定;笔者户外拍摄时全程依赖自动对焦,从未产生切换手动对焦的需求。
不过在实验室环境测试中发现,其对焦精度与一致性略逊于原厂镜头:拍摄测试标板时,虽不会出现严重跑焦,但偶尔会有轻微前焦或后焦——这种偏差在实验室中可检测到,实际拍摄中则不明显。
近摄能力方面,镜头表现较弱:最大放大倍率仅0.1倍(1:10),属同规格镜头中的下游水平,拍摄较大物体无压力,但无法满足专业近摄需求。
样片参数: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8000s,F1.8
2. 焦外虚化
“焦外虚化”指照片中背景虚化的质感,“好的虚化”具有主观性——不同摄影师偏好不同,但通常而言,“柔和不突兀”的虚化更受青睐,例如失焦光斑呈圆形、均匀且边缘柔和。
在笔者看来,唯卓仕AF 24mm F1.8的焦外表现符合24mm定焦镜头的预期:失焦光斑边缘略有棱角,且存在轻微纵向色差(色边),但整体过渡顺滑,不会干扰主体,观感尚可。以下为典型示例:
样片参数: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5000s,F1.8
(上图局部裁剪图)
需说明的是,24mm焦段本身不易产生强烈背景虚化;但只要使用F1.8光圈近距离拍摄小型物体,仍能呈现一定虚化效果,镜头在这类场景中的表现完全合格。
3. 眩光与星芒
笔者对超广角镜头的眩光与星芒表现始终格外关注——24mm及更广焦段的拍摄中,太阳很容易进入画面。以下样片可同时展示这两项特性:
样片参数: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100s,F16.0
总体而言,镜头的星芒效果较弱,眩光控制“良好但非顶尖”:得益于多层纳米镀膜,逆光场景下仍能保持较高对比度,但画面中(太阳附近及其他区域)会出现多个彩色光斑,一定程度影响观感。
1. 样片1: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2000s,F1.8
2. 样片2: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800s,F5.6
3. 样片3: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200s,F11.0
4. 样片4: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60s,F11.0
5. 样片5: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40s,F10.0
6. 样片6: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2s,F16.0
7. 样片7: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3s,F16.0
8. 样片8:NIKON Z 7 + 唯卓仕AF 24/1.8 Z @ 24mm,ISO 64,1/100s,F16.0
四、评测总结唯卓仕推出AF 24mm F1.8,旨在抢占“经济型自动对焦定焦镜头”市场——这类镜头虽比原厂镜头牺牲部分性能,但价格更亲民。它并非“劣质镜头”,但光学表现确实弱于尼康Z 24mm F1.8(甚至尼康24mm F1.8G)。
1. 优势
- 与“24mm F1.8自动对焦镜头”而言极具性价比
- 整体锐度表现尚可,满足日常拍摄需求
- 自动对焦性能超出预期,接近原厂水准
- 配备物理光圈环,提供额外的光圈调节方式
- 全金属机身,质感扎实
2. 不足
- F1.8全开光圈下暗角明显,即便收缩光圈后仍可察觉
- 存在个体差异风险(基于笔者测试的镜头样本)
- 场曲现象较明显,拍摄特定题材(如“远景全景”)时会降低锐度
- 画面极端角落锐度较弱
- 调节光圈时存在轻微对焦偏移
- 眩光与星芒表现平庸
- 操控设计极简,无AF/MF切换开关
- 无防风雨密封,恶劣环境适应性差
3. 适用人群
若你是风光摄影师,拍摄时主要使用F5.6-F16光圈,且不常在暴雨环境下拍摄,这款镜头会是安全选择;若你是预算有限的旅行摄影师,希望以低成本体验F1.8大光圈,且对“极端角落锐度、暗角、防风雨”无高要求,也可考虑这款镜头。
来源:互通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