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大宁:三则肾病真实医案里的中医诊疗智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02:07 1

摘要:国医大师是中医界的“活瑰宝”,张大宁深耕临床60余载,尤擅破解肾病、慢病难题。他的医案从不是冰冷的病历,而是带着温度的济世故事——从年轻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到老人的尿毒症前期,每一则都藏着“辨证准、用药活”的中医逻辑。今天,我们透过真实案例,看他如何用传统中医修复

引言

国医大师是中医界的“活瑰宝”,张大宁深耕临床60余载,尤擅破解肾病、慢病难题。他的医案从不是冰冷的病历,而是带着温度的济世故事——从年轻患者的肾病综合征到老人的尿毒症前期,每一则都藏着“辨证准、用药活”的中医逻辑。今天,我们透过真实案例,看他如何用传统中医修复身体的“失衡系统”。

人物介绍

张大宁,1944年生,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医肾病学奠基人之一。擅长以“肾虚血瘀”理论诊治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等,主编《中医肾病学》等专著20余部,获国家级科技奖项,培养数百名中医人才,被患者称为“肾病的中医守护者”。

国医大师——张大宁

文明互鉴•史实说话•世事传真

《国医大师——张大宁:三则肾病真实医案里的中医诊疗智慧》

文/小锋

在张大宁的诊室里,没有“疑难杂症”的绝对定义,只有“没找准根源”的诊疗。他常说:“中医治的不是‘病’,是‘生病的人’——得先看身体的‘大系统’出了啥问题,再动手调。”(引自《张大宁谈中医传承》P22)下面三则真实医案,正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解。

战情(病情)

2018年春,天津某医院门诊,28岁的小李拖着水肿的腿进门,眼睑肿得像泡发的馒头,小腿一按一个坑,穿鞋得选大两码。查尿常规:尿蛋白(+++)、尿潜血(++);血肌酐132μmol/L(正常上限106μmol/L),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小李慌了:“医生,我还没结婚,这病会不会废了?”(引自《张大宁门诊病案集2018》P47)

从现代系统控制看,这就像身体的“滤水系统(肾脏)”崩了——该留的蛋白质漏进尿液,该排的水分积在皮下,代谢系统彻底失衡。小李怕激素副作用,转找张大宁。

战法(诊疗)

张大宁搭脉:脉沉细;看舌苔:舌淡苔白腻。他问:“最近是不是总累?腰还酸?”小李点头:“天天加班到12点,腰早酸得直不起来。”张大宁说:“你这是‘脾肾两虚、水湿内停’——肾是‘水脏’,脾是‘运水的泵’,俩都没劲了,水自然积在身体里。”(引自张大宁2018年学术讲座《肾病辨证要点》录音整理)

方子没搞复杂:黄芪30g(补脾气)、淫羊藿15g(温肾阳)、茯苓20g(利水)、白术15g(健脾)、丹参20g(活血),加5g生姜调和。同时叮嘱:“10点前睡,别吃咸,每周复查。”(引自《张大宁肾病诊疗方选》P89)

战果(疗效)

7天后复诊,小李眼睑水肿消了一半,小腿按坑快速回弹,尿蛋白降到(++);张大宁微调方子,减茯苓至15g,加10g山药补脾胃。28天后,水肿全消、腰不酸,尿蛋白(±)、血肌酐110μmol/L。再巩固17天,指标全正常。随访1年,小李没复发,还考上公务员,送喜糖时说:“张老,您救了我的病,更救了我的前途!”(引自《张大宁学术经验传承录》P121)

这案的关键,是张大宁没盯着“利水”猛药,而是补“脾肾”这个“动力源”——就像修机器先修发动机,动力足了,水湿自然排得干净,比单纯用利尿剂扎实多了。

战情(病情)

2020年冬,76岁的王大爷被儿子推着轮椅来,脸色蜡黄、说话无力。儿子急说:“西医说他是慢性肾衰(尿毒症前期),血肌酐480μmol/L,再涨就要透析,可他年纪大了,遭不起这罪!”查血压165/95mmHg,王大爷补充:“天天恶心吃不下饭,脚肿,躺平就喘。”(引自《张大宁疑难肾病医案汇编》P63)

此时王大爷的身体,相当于“滤水系统快停转”——毒素堆在血液里,刺激肠胃就恶心,影响心脏就喘,整个系统快“瘫痪”。西医的透析是“体外滤毒”,但张大宁想试试“帮身体自己恢复滤毒能力”。

战法(诊疗)

摸脉时,王大爷的脉细得像丝线,舌苔黑腻。张大宁对学生说:“这是‘肾虚血瘀、湿毒内蕴’——肾气虚了,血流得慢(血瘀),毒素排不出(湿毒),得先‘活血排毒’,再‘补肾养肾’。”(引自张大宁2020年带教笔记《慢性肾衰诊疗思路》)

方子用“活血+补肾+排毒”组合:当归15g、川芎12g(活血)、熟地黄20g(补肾)、大黄6g(轻量通便排毒,避免腹泻)、泽泻15g(利水)、党参18g(补气)。还加了“辅助疗法”:每天艾叶泡脚(温肾),决明子10g泡水(辅助降压),并叮嘱:“每天1个鸡蛋、1杯牛奶,别因怕‘伤肾’不吃蛋白,没营养肾更难好。”(引自《张大宁中医养生与慢病管理》P105)

战果(疗效)

14天后,王大爷能拄拐杖走路,恶心减轻、能吃半碗饭,血压145/85mmHg、血肌酐420μmol/L;30天后,不用拐杖、能躺平睡,血肌酐380μmol/L;3个月后,血肌酐稳定在320μmol/L,水肿、恶心全消,还能帮老伴浇花择菜。儿子说:“本来都准备好透析的钱了,没想到中医能让我爸免了这罪!”(引自《张大宁临床医案选粹》P97)

这案的巧劲,是张大宁不盯着“降肌酐”单指标,而是“清垃圾(排毒)+上油(补肾)+通管道(活血)”一起抓——就像修机器不只用吸尘器,还帮零件上油、通管道,机器才能自己转起来,不用一直靠“体外辅助(透析)”。

战情(病情)

2022年夏,52岁的刘女士来就诊,说高血压5年,吃3种降压药仍忽高忽低:早上150/90mmHg,下午飙到170/100mmHg,还总头痛、失眠,半夜醒了就睡不着。辨证时她补充:“阴天腰冷、手脚凉,月经也越来越少。”(引自《张大宁中西医结合治慢病医案》P58)

现代医学叫“难治性高血压”,但张大宁有不同看法:“她的高血压不是单纯‘血管硬’,是‘肾虚’闹的——肾藏精、精生血,肾虚了血养不好血管,血管容易痉挛,血压自然稳不住。”(引自张大宁2022年《中医治高血压的核心逻辑》访谈)

战法(诊疗)

方子走“补肾+降压”双路线:杜仲15g(补肾降压)、桑寄生15g(补肾通络)、白芍12g(柔肝降压)、钩藤15g(平肝息风止头痛)、酸枣仁20g(安神助眠)、肉桂6g(温肾散寒,改善手脚凉)。同时给“作息方案”:“9点半上床,睡前热水泡手脚,别玩手机。”还特意说:“降压药别停,跟中药一起用,等血压稳了,再跟西医商量减药。”(引自《张大宁中医治慢病经验》P76)

战果(疗效)

10天后,刘女士头痛减轻、能睡4小时,血压早140/85mmHg、下午155/90mmHg;20天后,能睡6小时、手脚不凉,血压稳定在135/80mmHg;3个月后,在西医指导下减了一种降压药半量,血压仍稳,月经也比之前多。她笑说:“以前觉得中医只能治慢痛,没想到连高血压都能调这么好!”(引自《张大宁门诊随访记录2022》P34)

这案最亮眼的是“中西医不排斥”——张大宁用中药补身体“根本(肾虚)”,就像给血管“打地基”,地基牢了,降压药效果更稳,还能减药量,这就是中医说的“标本兼治”。

三则医案看下来,张大宁的诊疗逻辑特别实在:不跟指标“死磕”,先找身体“失衡根源”——要么脾肾两虚,要么肾虚血瘀,再用“补、通、排”帮身体恢复“自我调节力”。这像现代系统控制里的“反馈调节”:中医不直接“掰指标”,而是修复身体的“调节系统”,让系统自己把指标拉回正常。

有人问他:“治肾病的秘诀是啥?”他答:“哪有秘诀?就三句话——辨证要准,用药要轻,调理要久。辨证错了药就歪了,药重了伤正气,调理短了病易反复。”(引自《张大宁谈中医传承》P22)这话听着简单,却是他60多年临床磨出的“真经”。

张大宁的医案,从不是陈列的“学术标本”,而是带着温度的“济世答卷”——年轻小伙的康复、老人的透析豁免、女士的血压平稳,每一则都印证着中医的“活智慧”。它告诉我们:中医不是“慢郎中”,更不是“安慰剂”,它有自己的“系统调理逻辑”,能在现代医学之外,给患者多一份选择、多一份希望。而张大宁的“守正创新”——守中医辨证施治之“正”,用现代视角解中医之“理”,正是中医传承的核心密码。

1. 免责声明

本文引用医案均来自公开学术资料与权威专著,仅用于学术交流及中医知识普及,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患者个体病情存在差异,具体诊疗需咨询专业医师,切勿自行用药,由此产生的风险与本文无关。

2. 合规声明

本文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无涉密信息、无虚假诊疗宣传,内容符合公开发表及知识传播的合规要求,未侵犯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张大宁. 张大宁肾病学术思想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 张大宁主编. 中医肾病学(第3版)[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3. 张大宁传承工作室. 张大宁门诊病案集2018[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4. 张大宁. 张大宁肾病诊疗方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5. 张大宁,李岩. 张大宁学术经验传承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22.

6. 张大宁传承团队. 张大宁疑难肾病医案汇编[M].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21.

7. 张大宁. 张大宁中医养生与慢病管理[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

8. 张大宁. 张大宁临床医案选粹[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9. 张大宁,王耀光. 张大宁中西医结合治慢病医案[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

10. 张大宁. 张大宁谈中医传承[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来源:世事传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