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实在是用心歹毒,美国是挖空心思想要侵入我国的授时,而且是从2022年开始,就开始了长时间、持续性的网络攻击,包括入侵、监控、潜伏、窃取、发动攻击等一系列行动。
美国实在是用心歹毒,美国是挖空心思想要侵入我国的授时,而且是从2022年开始,就开始了长时间、持续性的网络攻击,包括入侵、监控、潜伏、窃取、发动攻击等一系列行动。
美国国安局利用某国外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秘密监控10余名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人员,然后获取了我国授时中心的登录密码,为此,美国特意针对性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研发了多达42款网络特种武器,对国家授时中心实施渗透活动,并企图向高精度地基授时导航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动攻击,除此之外,还试图将破坏程序预埋进入我国的授时中心系统。
美国的行动一旦成功的话,中美一旦发生战争,那么我国的电网、金融、交通、通信、导航等都将面临瘫痪。
大家可能不明白,在现代信息社会,授时中心是维持社会运转的核心设施,在原子中电子的能级跃迁是原子的固有共振频率,可以认为几乎不受外界影响,同时原子具有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使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原子中电子能级跃迁时的共振频率作为精确的时间标准。
1955 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铯束原子钟的研制成功,正式标志着人们时间标准进入原子钟时代,
从 1967 年开始,人们的时间标准改由铯原子基态能级微波共振跃迁频率来定义,并延续至今,20世纪90年代人们将微波原子钟做到了极致-铯原子喷泉微波钟,因为该钟工作时,工作物质(铯的冷原子团)的运动形式类似喷泉喷射,所以得名喷泉钟,人类目前的时间基准就是由这些原子钟来实现。
具体到我国,我国的授时中心是由一组高精度铯原子钟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共视比对、卫星双向法(TWSTFT)比对等手段与国际原子时间标准相联系,我国的国家授时中心有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规模的守时原子钟组,负责确定和保持我国的国家标准时间和原子时标准,产生和保持的国家标准时间与国际协调世界时UTC的偏差数值,保持在3ns以内,时间频率保持的稳定性以及对国际原子时计算的权重贡献,至少位于全球前三。
我们熟悉的北京时间就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产生、保持和发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社会运转的“心脏”——每一次“心跳”,都驱动着无数关键系统协调运行。
在通信系统中,无论是手机通话、互联网数据传输还是卫星通信,都需要高度统一的时间基准,否则信息传输会出现错乱与延迟。金融领域更是如此,特别是高频交易系统,时间戳的精度要求达到微秒甚至纳秒级别,任何微小误差都可能引发交易混乱、资产错配,甚至触发市场系统性风险。
电力系统同样离不开精准的时间同步。电网中各个发电厂、变电站和调度中心必须保持高度一致的时间标准,才能实现电力的稳定配送、故障的快速定位和区域的协调供电。一旦时间失准,电网可能发生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严重时会导致大范围停电,造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停滞。
交通领域也高度依赖国家授时中心提供的标准时间。高铁运行依赖于高度同步的列车控制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需要精准计时来保障航班的安全起降与航线调度。时间一旦出现偏差,将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
此外,在国防安全、卫星导航、科学研究等领域,时间作为最基本的物理量,其精度和统一性更是具有战略意义。国家授时中心所提供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维持现代信息社会稳定精确运行的基础。
我们可以拿美国自己来举例子,1991年2月海湾战争中,美国在沙特阿拉伯达摩地区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执行拦截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任务。由于时间误差了0.343秒,拦截行动失败,飞毛腿导弹最终击中了美国兵营,造成28名美军士兵的惨重伤亡。没有错,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运行、高精尖武器的运行,微秒甚至纳秒级的误差,累积起来也是致命的。
不过,授时中心作为国家关键民用设施,并非军事设施,美国对我国授时中心的入侵已经违反了国际法,一旦让它成功入侵,那么中美一旦发生战争,那么电网、交通、导航一旦瘫痪,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作战潜能。
而且就在嫦娥六号发射和返回时,美国更是对授时中心发动了密集的攻势,要知道就1微秒的误差,就会导致我国在月球的探测器出现三十米的行动半径误差。
可以说,我们还是把美国想的太好了,以为美国还是会有底线的。美国居然敢直接攻击民用设施,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它是做不出来的呢?而且在实施入侵的过程中,美国国安局蓄谋已久、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稳中有进、体系化进攻。他们不是一次性尝试,而是递进式的、有层次的、像剥洋葱一样地慢慢渗透,从这我们就可以清晰明白,美国的歹毒用心。
既然美国敢利用境外品牌升级,实施入侵,那么国外购买的其他电子设备呢?想想都细思极恐。
来源:常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