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能奇葩到什么程度?网友:迟来母爱就半年,用完我就断了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2 02:39 2

摘要:“又被亲戚借钱不还”冲上热搜那一刻,全国年轻人集体点头:对,说的就是我。2024年2月,江苏一女生把表弟告上法庭,讨回“万元结婚红包”,法院盖章“借婚姻索财”,热搜爆掉。

“又被亲戚借钱不还”冲上热搜那一刻,全国年轻人集体点头:对,说的就是我。2024年2月,江苏一女生把表弟告上法庭,讨回“万元结婚红包”,法院盖章“借婚姻索财”,热搜爆掉。

同一天,抖音#亲戚代购陷阱#破3.2亿阅读,一位上海女生晒出聊天记录:表姐让她带三只爱马仕,货到反手一句“先赊账”,直接失联。

红包、代购、担保、辅导、送房,亲戚连环call,一年比一年野。

这波操作核心就一句:用血缘当信用卡,额度无限,还款免谈。

表弟结婚,亲戚张嘴就要“喜钱”,法律定性“索财”,他们仍理直气壮“传统不能断”。

女生飞巴黎替表姐买包,垫款八万,回国被拉黑,报警才追回一半。

更离谱的是杭州一对夫妻,被叔伯集体要求把学区房过户给“三代单传”的堂侄,理由只是“你家女儿迟早嫁人”。

亲情在这些人眼里等于免死金牌,面子、习俗、为你好,三板斧下来,年轻人不借就是白眼狼。

数字摆在这儿:76%的人被亲戚坑过,34%栽在借钱,28%被干涉私生活,22%被无限薅帮忙。

春节后心理咨询量暴涨四成,主诉全是“被攀比到失眠”“被催婚到抑郁”。30岁以下干脆断亲,拉黑退群一条龙;30岁以上还顾着爸妈面子,选择“节日营业,平时失踪”。

法院和警方只能补位:留书面证据、用公司规定当挡箭牌、拒绝要干脆,别再信“一家人写啥借条”。

说白了,血缘不是合同,感情不能抵押。

愿意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把“亲戚”俩字刻成欠条,那就别怪年轻人法庭上见。

面子再大,大不过判决书。

——“看完就一个感觉:终于有人替我说话了。

借我钱那表哥五年不还,还怪我计较,这回直接甩判决给他看。

代购、红包、过户房子,套路一模一样,以后谁再拿亲情绑架,我就回俩字:立案。

来源:进取旭日Qa7B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