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名不见传的“炼丹术”,为什么能走进央视视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1 00:28 2

摘要:2025年5月,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湘鄂医道》节目播出后,我作为两湖地区传统医药的宝藏分享人之一,终于在央视的大荧幕上得以向大家展示中医外科里面的奇药——(外用)丹药,也向大家讲述了“丹药”的用途。

2025年5月,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湘鄂医道》节目播出后,我作为两湖地区传统医药的宝藏分享人之一,终于在央视的大荧幕上得以向大家展示中医外科里面的奇药——(外用)丹药,也向大家讲述了“丹药”的用途。

而从央视回来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就两个点。

我去完央视回来后,很多人看见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作为一家普普通通的民营医院,是怎么被央视看中的?这也是很多同行心中的疑问。

大家似乎都只看到了一个民营医院,似乎永远看不见背后的东西,我们所承载的文化,传承的特殊技术——夏氏丹药制作技艺,在医药一途的特殊作用。

只记得他是一个民营医院的,难道民营医院就一定差?

“夏氏丹药制作技艺”虽不是唯一的一项丹药制作技艺,但在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里面仅此一个。

我们这一脉在技艺上不断创新,让这项技艺技艺延续的同时,将其医学效用发挥服务于社会。

1、改进了丹药制作的器具;

2、增加了丹药的产量(提高了20倍);

3、创新了新的剂型与使用方法(如骨炎灵、疮疡灵、药棒、药捻、夏氏丹膏等);

4、开发了其广泛用途(大如骨髓炎(附骨疽)、骨结核(骨痨)、褥疮;小如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等。)

为什么非得抓住一个“民营医院”不放?

从文化价值看,丹药并非江湖秘术,而是中医外科“扶正祛邪”理论的物质载体。它以矿物入药、火候为度,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又蕴含着古代化学、药学的原始智慧。在“去伪存真”的现代视角下,央视通过节目既展现其历史价值,又聚焦其“去腐生肌”“拔毒消肿”的实证疗效,让传统技艺跳出“神秘主义”的窠臼,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

从传播逻辑看,民营医院作为非遗传承的“新主体”,打破了“非遗只在公立机构”的刻板印象。这种“民间力量+专业传承”的模式,既符合“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又暗合了“健康中国”战略中“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

2、质疑声大于验证

大家似乎都觉得“丹药”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尽管有了央视的节目的展示,仍不能打消这一观念。

质疑声的背后,是某些文化带来的认知差,当“丹药”二字仍被大家所联想为“仙丹妙药”的玄学符号时,我们夏氏丹药早已用“可验证的疗效”和“可追溯的工艺”完成了自我证明。

当然,质疑声也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必经之路。

作为《夏氏丹药制作技艺》的传承者,我欢迎大家质疑,但我更欢迎大家来找我验证,希望大家在产生质疑的同时去验证,去实践。

夏氏丹药制作技艺、夏氏丹药没有繁琐的语言,只有扎实的疗效与可触的历史温度。

来源:宿州美凤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