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人大:履职为民在“路”上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20:04 1

摘要:道路交通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系着千家万户幸福,是群众关注的重点、社会治理的难点。新河镇人大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连续两年将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纳入人大年度工作要点,密集有序地开展专题调研、专项监督、专题问政,为全镇道路交通安全“顽疾”精准“把脉”。

道路交通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系着千家万户幸福,是群众关注的重点、社会治理的难点。新河镇人大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连续两年将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纳入人大年度工作要点,密集有序地开展专题调研、专项监督、专题问政,为全镇道路交通安全“顽疾”精准“把脉”。

民意定题:标注监督方向

“长屿车站路口破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塘下村农业灌溉水渠横穿横淋线,灌溉期路面破损漏水。”

“环山公路安全护栏和路灯缺失,需要资金养护。”

“014乡道长屿至花篮路段由于管道预埋形成‘拉链路’,希望有关部门落实修复。”......

自2024年以来,新河镇人大依托基层单元平台的民情民意数据库、代表联络站的“民情日记”、“民声议事廊”选民座谈等多元渠道,敏锐察觉到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的高度关注。《民情专报》数据显示,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民意反馈,约占民生诉求总量的30%,成为群众集中关切的重点问题之一。

人民群众的关切点就是人大监督的着力点。新河镇人大立即组织代表成立“农村公路养护和道路安全”专项调研小组,深入基层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对全镇范围内发生3起以上事故点位进行实地走访,形成具体的问题清单。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新河镇人代会上,“交通隐患道路整治工程”被纳入八大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监督落实。在新河镇人大的推动下,新河镇政府组建工作专班,计划对60个点位开展交通安全设施增补、绿化带清理、路面修复、交通标线重划等工作,目前进度已完成60%,整治成效逐步显现。

民声导航:整治隐患路口

今年3月,新河镇人大邀请市交通运输局、新河交警中队、新河村镇办等单位负责人,通过“现场调研+问政交流”模式,对交通事故率较高、群众反响强烈的前蔡村红绿灯路口开展“沉浸式”安全治理专项监督。

前蔡村红绿灯路口位于横淋线和市民大道交叉处,是全镇重要交通节点之一,来往人流、车流量较大。代表们调研发现,因斑马线设置不合理,无法引导非机动车、行人正常通行,加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有高低差、道路两侧树木遮挡,导致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在随后的“屿你有约”议事会上,代表们聚焦前蔡路口交通现状和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了5条针对性的建议。市交通运输局等职能部门认真听取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整改方案。新河镇人大通过发函督办等方式,多次组织代表开展“回头看”,助推落实了该路口斑马线重新施划、高差路段沥青填平、隔离绿化带修剪等具体改造提升工作,显著提升了出行群众的安全保障,得到一致好评。

民智聚力: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道路是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但不少农村公路建成后出现“年年修路年年坏”的现象,尤其近年来在农污进城污工程中,部分施工方路面修复质量不达标,后续养护不到位,导致不少村级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破损、下沉,给过往行人、车辆带来安全隐患。郑仁华、张仁罡等多位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结合前期调研,积极撰写《关于建立农村公路长效养护机制》等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新河镇人大专门邀请了市交通运输局和新河镇村镇办等相关单位进基层单元,详细了解农村公路养护市级财政补助标准和镇级配套支出情况,针对存在的预算投入不足、养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现场提出改进建议。同时积极协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集团等单位到农污进城污施工点位实地踏勘,推动相关单位及时修复了6处因工程施工造成破损的村级路面。

在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一步建立农污进城污工程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对管道铺设、设备安装等关键环节重点监督,避免因工程问题对村级路面造成破坏。新河镇人民政府同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在财政允许范围内调整养护经费,安排专人加强日常巡查,常态化开展养护工作。

道路通,民心畅;安全行,万家安。下阶段,新河镇人大将对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持续开展跟踪监督,用脚步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推动交通运行安全平稳、道路环境持续向好、群众出行更加顺畅。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