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登机口突然通知延误,连原因都不说,我们已经在这儿等了 3 个小时!”10 月 20 日,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旅客莉娜对着镜头吐槽,身后是密密麻麻的滞留人群。这一天,美国政府停摆刚满 19 天,达拉斯、纽瓦克等多地机场突然陷入混乱 ——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撑不住了
“登机口突然通知延误,连原因都不说,我们已经在这儿等了 3 个小时!”10 月 20 日,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旅客莉娜对着镜头吐槽,身后是密密麻麻的滞留人群。这一天,美国政府停摆刚满 19 天,达拉斯、纽瓦克等多地机场突然陷入混乱 —— 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撑不住了,缺勤潮直接掐断了美国的空中命脉。
堂堂超级大国,其航空系统竟能如此轻易地陷入停滞?这般随意“卡壳”,着实令人匪夷所思,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隐情?背后藏着的,是 75 万人无薪待命的无奈,是两党 11 次表决未果的闹剧,更是一场让普通人买单的政治狂欢。
“塔台收到,请求起飞。”“稍等,目前人手不足,请排队等待。”10 月 20 日傍晚,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通讯频道里,满是疲惫的回应。当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式确认,因空管人员短缺,达拉斯、芝加哥等枢纽机场出现大规模延误,晚班时段多次拉响“人员不足警报”,拉斯维加斯、菲尼克斯机场已进入“延误预警状态”。
没人比空管更清楚自己有多难。作为高危岗位,他们要在毫秒间判断数十架飞机的起降顺序,精神时刻绷紧,可政府停摆后,这笔工资成了 “空头支票”。身负房贷之压,又逢孩子学费待缴。每日凝视雷达屏幕,心忧不已,脑海之中,账单纷至沓来,如影随形,扰人难安。” 一位纽约空管在匿名采访中透露,停摆 19 天来,同事们陆续有人告病,原本 3 人轮班的岗位,现在只剩 2 人硬扛。
旅客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芝加哥机场的航班平均延误超 40 分钟,纳什维尔机场曾一度陷入 2 小时的全面停滞,电子屏上的 “延误” 提示红得刺眼。有旅客晒出登机牌苦笑:“从早餐等到晚餐,航空公司只给了一瓶水,这就是超级大国的效率?”
机场乱成一锅粥时,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互相指责。这场停摆的根源,卡在 “医保补贴” 的分歧上:民主党坚持扩大医疗福利支出,共和党咬死 “削减开支” 不放,双方从 9 月底耗到 10 月 20 日,参议院 11 次表决拨款法案,全因未达 60 票门槛而失败。
更荒诞的是这场博弈的 “仪式感”。白宫官网首页最上方,挂着一行精确到秒的 “停摆计时”,明晃晃标注 “民主党导致政府关门时长”;众议院议长约翰逊骂民主党 “玩政治把戏”,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则回击 “共和党拒绝沟通”,两边忙着打舆论战,把 75 万联邦雇员的生计抛在脑后。
这些数字里藏着最真实的冷漠:国会预算办公室数据显示,75 万联邦雇员中,40 万人被迫停薪休假,35 万人像空管一样 “无薪上班”。有雇员在社交平台晒出银行余额:“账户只剩 200 美元,下周三就要交房租,可政客们只关心明年的选票。”
停摆的代价,早超出了政府办公楼的冷清。据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估算,美国政府每停摆一周,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会损失 150 亿美元。此次停摆 19 天,经济损失已近 400 亿美元,如此态势,着实令人对美国经济状况深感忧虑。这笔钱,是农户拿不到的农业补贴,是小企业贷不到的周转资金,是洪灾受害者办不了的保险理赔。
密苏里州的农户汤姆最愁秋收:“往年这时候,联邦补贴早到账了,今年仓库堆满玉米却没钱雇人收割,再拖下去全要烂在地里。” 路易斯安那州刚遭洪灾的居民更绝望,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停摆后,洪灾保险申请通道直接关闭,“房子泡在水里,求助电话打不通,只能自己扛”。
市场的恐慌正在蔓延。摩根大通分析师预测,停摆超过 30 天的概率已大 40%,劳工统计局停发就业数据、通胀报告,让美联储陷入 “盲飞”,降息预期一路飙升。有交易员直言:“美国政客打架,全球金融市场都要跟着抖。”
这场混乱,早不是第一次上演。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统计,1970 年代以来,联邦政府已停摆 22 次,平均每 2.5 年就闹一次 “关门”。从边境墙拨款到医保支出,每次都是两党把预算案当 “筹码”,把国家机器当 “战场”,所谓的 “民主制度”,早成了党派斗争的遮羞布。
更为讽刺的是,自诩完备的美国“应急机制”,在诸多危机面前尽显无力与漏洞,它未能护佑民众周全,反倒成了美国社会弊病的又一注脚。交通部长达菲早承认,美国缺 3000 名空管,设备还是上世纪 70 年代的老旧雷达,可两党执政时都没解决;
机场内,广播再度鸣响。那清晰的声音,无情地宣告着航班取消的消息,在空旷的候机大厅里回荡,让满心期待踏上旅程的人们,瞬间陷入无奈与失落。一位旅客对着镜头叹气:“他们说这是‘自由民主’,可我只看到政客自由地吵架,民众民主地受苦。”
这场停摆还要持续多久?你觉得两党会先低头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星球科普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