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本地商业(CLC)部门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5.1%暴跌至5.7%,新业务亏损扩大至18.81亿元。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核心本地商业(CLC)部门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5.1%暴跌至5.7%,新业务亏损扩大至18.81亿元。
在业绩发布后,美团港股一度下跌超10%,美股ADR跌幅更高达14%。
不过美团还并不是一无是处,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创历史新高。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超过1.5亿单,核心用户群体黏性进一步提升。
配送网络已覆盖中国2800个县区市,全量配送订单平均送达时间仅34分钟。
王兴,美团创始人、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1979年2月18日出生于福建龙岩。
他在清华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2003年回国创业。
创业起点(2003-2006):
王兴最初尝试的项目包括"多多友"和"游子图",这两个项目主要面向海外华人,但反响平平。
2005年12月,王兴联合王慧文、赖斌强和唐阳创办校内网(即人人网前身),三个月内吸引3万用户,后因融资困难于2006年以200万美元卖给千橡互动集团。
社交平台试水(2007-2009):
校内网出售后的王兴并未放弃创业,先后创办饭否(微型博客)和海内网(面向白领的SNS网站)。饭否因政策问题于2009年关闭,海内网也因使用相同服务器受到牵连。
美团崛起(2010至今):
● 2010年3月4日,美团网正式上线,初期模仿美国Groupon的团购模式。
● 千团大战制胜: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优先AB级城市)、直营模式和"每日限推一单"策略突围,2013年实现首次全年盈利。
● 合并大众点评:2015年与大众点评合并成立"新美大",估值超180亿美元,确立本地生活服务霸主地位。
● 外卖业务扩张:2012年推出外卖服务,通过补贴和算法优化快速抢占市场,2017年外卖成为核心业务,日均订单破千万。
● 战略转型:2021年将公司战略从"Food+Platform"升级为"零售+科技",并调整组织架构,深化同城零售领域布局。
● 技术投入:2017年启动无人机配送项目,历经8年研发,累计订单突破60万单,技术反哺骑手调度系统,提升效率10%。
● 国际化布局:2023年5月在香港推出Keeta,2024年底进入中东市场,2025年扩展至4国,逐步构建全球化业务版图。
即时零售领域:
● 美团闪购业务已连接数百万本地零售商、品牌与数亿消费者,2023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40% 。
● 预计2027年每单盈利1-1.2元,2027年利润天花板约55-65亿元。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从2017年的365.71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5082.65亿元,美团凭借配送网络和用户基础,有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
● 低线市场增长势头明显,同比增幅达50%,下沉市场将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国际化领域:
● 中东市场:Keeta在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4国扩张,配送时效提升至30分钟内,填补本地基建空白。
● 长期目标:王兴曾表示,对Keeta的长期增长潜力充满信心,目标是"10年内实现1000亿美元GMV"。
● 技术输出:在迪拜,无人机为沙漠景区送水;在香港,为海岛居民送药品,既测试多元场景适配性,也尝试技术输出。
美团面临的竞争压力是持续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京东、阿里、抖音三家的贴身肉搏战。
● 京东冲击:2025年Q2外卖日单量达2500万,但单均亏损6-12元,通过"0佣金+骑手社保"政策吸引商家,直接挤压美团市场份额(从74%降至65%)。
● 阿里协同: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整合,共享88VIP会员体系,闪购周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形成"内容+电商+外卖"闭环,用户可能被分流至阿里生态。
● 抖音威胁:本地生活GMV单月超100亿,2025年1-10月累计逼近600亿36,通过探店视频(曝光量2000亿+)和算法精准推荐,切入到店、外卖场景,用户黏性受冲击。
而美团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口碑差,尤其是当京东说要做外卖,有一种天下苦美团久已的感觉。
美团,一个从"吃喝玩乐"团购起家,如今已成为"送万物"的超级平台。
创始人王兴,这位清华学霸,曾创立校内网、饭否等社交平台,但真正让他封神的还是美团。
他带领美团从"千团大战"中杀出血路,又在"外卖大战"中与京东、阿里正面交锋,甚至还要应对抖音这个"跨界打劫"的巨头。
美团通过奋斗获得的护城河,好像是很容易就被京东、阿里用钱填平了。
王兴说,短期补贴只是"刺激低价需求",真正的增量需求在于供给侧优化和消费者习惯培养。但是,你培养的用户习惯是否有忠诚度呢?对手是否可以利用你的这个用户习惯跟你竞争。
来源:别山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