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主持行业摸爬滚打的她,后来不仅成为了甘肃地区的知名主持人,甚至还走进央视,凭借央视的舞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央视著名主持人!
她年少丧父,凭借着父亲留下的收音机,她学会了普通话,后来更是成为了一名字正腔圆的主持人。
在主持行业摸爬滚打的她,后来不仅成为了甘肃地区的知名主持人,甚至还走进央视,凭借央视的舞台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央视著名主持人!
她的名字叫做耿萨,一位从甘肃走出来的央视主持人,一位深受观众喜爱和认可的优秀主持人。
而回顾她的职业生涯,从一个小地方的普通女孩,一步步成为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她成名的背后真的经历了太多的艰辛......
一、
耿萨原名余恩慧,1966年出生于甘肃省陇南市,她在陇南市文县铁楼藏族乡强曲行政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中长大。
耿萨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白马藏族干部,她的母亲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家里一共有四个孩子,她是老二。
耿萨孩童时期,她的父母恩爱,兄弟姐妹和睦,一家六口把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耿萨年幼的时候,她父亲喜欢在家里用收音机听广播,借此了解外面的世界,收听每天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
年幼的耿萨,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每次她父亲使用收音机听广播的时候,她都会好奇的待在一旁看着那个能够发出声音的“盒子”。
或许正是在这种不知不觉的熏陶下,耳濡目染的耿萨,和播音主持艺术结下了缘分。
1979年,在耿萨13岁那年,她的父亲患上重病,最终因病早早离开了人世。
年少丧父的耿萨,小小年纪就经历了绝大多数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丧父之痛,她仿佛一瞬间长大了一样,开始变得懂事起来。
而原本生活幸福的他们一家人,随着她父亲的突然离世,家里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好在,耿萨的父亲去世后,她母亲一直在用心的维持着这个家,耿萨和兄弟姐妹们也都非常懂事,一家人相互扶持,一路走了过来。
二、
耿萨的父亲离世后,她父亲生前留下的收音机,成为了耿萨思念父亲的最好方式。
从小在藏区和牧区生活的耿萨,深知想要走出家乡这片土地,一定要学好普通话,为此她非常用心的学习普通话。
她在闲暇的时候,会拿着父亲留下的收音机收听广播,一边想念父亲,一边跟着广播里的声音学习普通话。
依靠着这种自学的方式,耿萨愣是从不会说普通话,变成了能够说出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孩子。
1982年,16岁的耿萨考进了甘南民族学校,这所学校聚集了当地牧区、藏区的孩子,大部分人都不会说普通话,或者只能用普通话简单交流。
而此时的耿萨,因为长期跟随收音机学习普通话,在这些学生里面,她的普通话是说得最好的。
凭借着会说普通话的优势,耿萨成为了学校广播站的广播员,每天师生播报消息,每逢学校有活动和晚会时,她还会被安排担任主持人。
就这样,在耿萨中学时期,她便开始和播音艺术扯上关系,并因此喜欢上了播音主持艺术。
三、
1985年,耿萨从甘南民族学校毕业后,擅长普通话而且已经拥有丰富主持经验的她,甘南广播电台相中,成为了电台的播音员。
耿萨刚进入电台的时候,她特意用了她的藏语名字耿萨作为播音名,而后来这个名字便一直跟随着她,成为了大众熟知的名字。
在甘南广播电台发展期间,她陆续播报了很多节目,受到了当地听众的广泛喜爱和认可。
而通过在电台的摸爬滚打,耿萨的播音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听众支持。
1989年,在电台工作了4年时间的耿萨,由于工作能力出色,表现突出,她被调入了甘肃电视台发展,从此从幕后走向荧屏。
耿萨进入甘肃电视台后,她先后主持了《甘肃新闻》、《新闻大观园》等节目,这些节目播出后都得到了甘肃观众的支持和好评,收视率非常高。
对于字正腔圆而且形象不错的耿萨,观众们都很喜欢,男女老少都爱看她主持的节目。
虽说耿萨拥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发展前景非常好,但她并一直没有忘记提升自己。
四、
耿萨在甘肃电视台发展期间,为了能够在主持这条道路上走得更长远,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她一边工作,一边提升自己的实力。
耿萨先是考进了兰州大学新闻系,经过她的用心学习,她顺利获得了兰州大学的大专文凭。
从兰州大学毕业后,耿萨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她接着进入了甘肃省委党校学习,攻读了本科文凭。
就这样,在这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状态下,高中毕业就进入社会打拼的耿萨,陆续获得了大专和本科文凭。
原本耿萨的主持能力就非常不错,先后在兰州大学和甘肃省委党校进修的两段经理,让她的主持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随着实力不断提升,一直渴望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的耿萨,她也开始向着更高的舞台进军,渴望着能够被更多人看到。
对于国内的主持人而言,最高的舞台毫无疑问,必定是中央电视台,而耿萨也同样清楚这一点。
五、
1993年10月,为了寻求事业上的突破,站上更大的舞台,耿萨只身前往北京,参加了央视的招聘。
在选拔的过程中,耿萨表现得非常不错,得到了考官的高度认可,可惜最终却卡在了学历这一块,因为她的文凭有限,这一次她并没有被央视录取。
耿萨虽然没能考进央视,但她参加央视选拔时候交的资料却被留在了央视的人才库里,后来浙江电视台选拔主持人时,央视推荐了耿萨。
在央视的推荐下,耿萨顺利进入了浙江电视台,只不过,她并没有在浙江电视台持续发展下去,没多久就回到了老东家甘肃电视台。
耿萨回到甘肃电视台后,她并没有放弃进入央视的目标,一直在静等其他机会,很快机会又来到了她的身边。
1995年,时隔两年后,央视再次招聘主持人,耿萨得知消息后,立马放下手头上的事务参加了选拔。
这一次,耿萨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不仅闯到了最后,而且还得到了央视的认可。
戏剧性的是,由于当时甘肃电视台离不开她,虽然她通过了央视的选拔,可甘肃电视台不同意放她离开,她还是没能进入央视。
耿萨回到甘肃电视台后,她在这里又兢兢业业的发展了几年时间,期间为了提升自己,她进入了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研修班学习。
2000年,耿萨顺利从北京广播学院研修班毕业,毕业后她没有回家乡甘肃,而是进入了央视实习。
就这样,兜兜转转,先后尝试了三次,耿萨终于如愿进入了央视,成为了央视主持人。
六、
耿萨进入央视后,她被安排在新闻频道工作,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她陆续主持了《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经典节目。
其中,她主持的《新闻直播间》这档节目,得到了大批观众的支持,而她也正是凭借该节目走进千家万户的。
耿萨进入央视发展后,一直忙碌于事业的她,感情上也有了收获,和她的丈夫走到了一起。
耿萨对她丈夫的信息保密得非常好,从来没有在公众场合透露过对方的信息,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早已结婚。
耿萨和她丈夫结婚后,两人后来生下了他们的孩子,在北京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
虽然长期生活在北京,但她经常会回老家甘肃看一看,和家乡的亲朋好友相聚。
而耿萨在央视发展期间,除了主持那些常规的节目以外,她还经常和央视的其他主持人一起参加工作公益活动。
例如和其他央视主持人去偏远地区进行慰问演出,去医院探案病童等等,生活中的她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热爱家乡文县的她,经常会通过她的方式去宣传家乡,让更多人了解到她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她的家乡要制作什么宣传片时,但凡向她发出播音的邀请,她也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除此之外,每次她主持节目或者活动时,遇到来自家乡的人,耿萨都会询问对方家乡的变化,为家乡宣称等等。
2023年6月,央视网对“央视主持人大全”进行了更新,里面已经不再有耿萨的名字,这也意味着耿萨不再是央视的主持人。
在央视发展了20多年的耿萨,就这样悄悄的淡出了央视的舞台,也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2025年,耿萨59岁了,自从离开央视的舞台后,她一直在低调的过着她的生活,很少引起大众的关注。
从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女孩,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央视著名主持人,耿萨这一路上经历了太多外人所不知道的不容易和艰辛。
而对于如今的耿萨而言,或许事业上的发展已经不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把她的生活过好,享受幸福的生活。
友情提示:创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大花岭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