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从种到收怎么施肥?怎么浇水?怎么防病?看完全都明白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15:27 2

摘要:你去年是不是也碰上过这种糟心事:蒜瓣刚冒头,叶子就一片片枯成“烤韭菜”,打药、追肥忙到脚不沾地,最后收成还不如隔壁老王随便撒两把复合肥?

你去年是不是也碰上过这种糟心事:蒜瓣刚冒头,叶子就一片片枯成“烤韭菜”,打药、追肥忙到脚不沾地,最后收成还不如隔壁老王随便撒两把复合肥?

别急着怪运气,问题八成出在“老经验”上。

我跑完山东、河南、江苏三块主产区,把实验室和田间地头的最新套路扒了个干净,今天直接给你能抄作业的“懒人版”操作表,按亩产多卖1500块算,手机计算器摁一下,你家那几亩能换几个钱?

先说底肥。

别再一股脑怼尿素,硫包衣缓释肥+枯草芽孢杆菌,一亩地40公斤缓释肥混5公斤菌剂,撒下去就像给蒜根请了个“长期饭票”,氮素慢慢放,60天不用追,省两次人工就是200块。

去年我试块田,同样成本,蒜苗颜色直接高一个色号,像刷了漆。

抽薹期最怕“卡脖子旱”。

记住两个数字:70%含水量、20天。

地干到发白才浇水就晚了,把土壤湿度传感器插下去,探头一报警就滴灌,十分钟搞定,比大水管漫灌省水四成,蒜头胖一圈,单重轻松过50克。

没有传感器?

教你土法:抓一把土,捏成团轻碰就散,立刻浇,别犹豫。

病害别等叶子糊了再喷药。

氟唑菌酰羟胺确实好用,但关键在“前打后护”——露尾期先喷一遍,十天后再补,叶片背面一定要打湿,药水不够等于白送病菌温泉。

重茬地直接上“中蒜抗1号”,省一半农药钱,我算过,一亩药费从180掉到90,够请帮工吃顿红烧肉。

地蛆让人最窝火,根一咬黑,整株直接躺。

别老灌毒水,挂5个性诱捕器,像给虫子发“假约会”短信,雄虫被忽悠进去,雌虫找不到老公,产卵量腰斩,一季少打两次杀虫剂,地里蚯蚓都胖两圈。

收蒜也有讲究。

底部第二片叶一黄就拔,比老法子“等黄叶过半”提前一周,不仅蒜皮紧实,还能避开雨季烂瓣。

装筐前用1-MCP熏半小时,仓库里多躺俩月不发芽,贩子压价也压不到你头上,等于把定价权攥自己手里。

最后一笔账:缓释肥+菌剂多投120块,传感器一次性200块摊三年,省药省水人工加260块,蒜头均重增15%,级蒜率提20%,按今年地头价4块算,一亩净多1500—2000。种三亩,直接给娃换台笔记本,不香?

别光收藏,明天去农资店把缓释肥和菌剂先抱回家,错过秋播底肥窗口,再牛的招也救不回来。

来源:积极的晚风M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