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干掉手机、相机、导航!渗透率不足1%,为何大佬疯狂砸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1 18:19 1

摘要:昨晚刷短视频,看到深圳华强北档口老板把雷鸟V3往耳朵上一挂,实时翻译+导航+接单,一整套动作比外卖小哥掏手机还快。

“眼镜一戴,外卖骑手秒变钢铁侠。

昨晚刷短视频,看到深圳华强北档口老板把雷鸟V3往耳朵上一挂,实时翻译+导航+接单,一整套动作比外卖小哥掏手机还快。

评论区齐刷刷一句:这玩意儿到底行不行?

行,但别急着高潮。

先泼盆冷水——现在敢把AI眼镜当主力机的,要么靠脸吃饭(主播),要么靠手吃饭(手术医生、修飞机的),普通人买回去,大概率三天吃灰。

为啥?

续航4小时,拍十分钟就烫脸,APP除了翻译就是识物,跟当年智能手表一个德行:新鲜感一过,只剩充电线缠成麻花。

可挡不住它疯长。2025年Q1全球销量60万台,同比翻两倍;华强北一个月能走4万台,占全球一成,比很多手机厂商还能打。

Meta雷朋更离谱,一年卖出200万副,直接干到去年三倍。

小米第一次卖眼镜,3天5万台,把仓库都掏空了。

数据不会撒谎:市场已经点火,就差一把干柴。

干柴在哪儿?

医院、工厂、教室。

瑞金医院眼科主任上周直播,戴OPPO视网膜投影眼镜做白内障手术,患者眼球放大30倍,弹幕刷疯了“原来眼睛是块毛玻璃”。

博世工业版更接地气,宝马沈阳工厂工人戴着它拧螺丝,定位误差小于1厘米,装配效率直接+27%。

新东方老师更卷,1.2万台眼镜发下去,英语课实时双语字幕,学生抬头率从40%飙到90%。

一句话:B端先吃饱,C端才有汤喝。

想喝汤,得先过三关。

第一关,重量。

苹果Vision Pro二代目标350克,听着轻,可架在脸上还是半斤砖头。

对比之下,雷鸟V3只有39克,跟近视镜差不多,戴一天不压鼻梁,这才是“日常”的起点。

第二关,续航。

现在主流4-6小时,上班党通勤+摸鱼都不够。

供应链爆料,华为明年Q4要上液体镜头+石墨烯电池,一口气干到8小时,基本覆盖全天摸鱼,消息一出,二级市场眼镜概念股直接涨停。

第三关,价格。

华强北白牌已经杀到699,带翻译、导航、拍照,画质糊成马赛克,但学生党照单全收。

品牌端雷鸟、OPPO把旗舰锁在1500-2000元,刚好踩到“丢了不心疼”的甜蜜点。

等苹果、华为下场,千元档血战不可避免,等等党永远赢。

别只盯着硬件,软件才是修罗场。

visionOS 3.0确认接入ChatGPT-5,开发者套件申请量5万份,比Meta Quest Pro同期多一半。

阿里通义大模型已经塞进雷鸟,一句“我下午三点要开会”就能自动排日程、订咖啡、叫车,把语音助手从“人工智障”拉成“私人秘书”。

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八成是“视觉搜索”——眼睛一扫,商品链接、大众点评、小红书笔记全飘在空中,淘宝和美团已经在内测,谁先上线谁就能复制当年“扫一扫”的奇迹。

当然,翻车现场也不少。80%厂商挤在翻译、识物两条赛道,同质化到连PPT配色都撞车;4小时续航被用户吐槽“连《甄嬛传》一集都撑不完”;还有隐私红线,地铁里戴个眼镜就能拍妹子,微博热搜已经骂了三轮。

技术狂奔的时候,伦理和法规还在系鞋带,谁慢一步,谁就被口水淹死。

一句话总结:AI眼镜已经走出“极客玩具”的草莽时代,正往“空气般存在”的终局狂奔。

现在入手,早吗?

早。

但别忘了,2015年第一批买无人机的人,也被人当傻子,后来他们用无人机求婚、送戒指、拍毕业照,把嘲笑声拍成了钞票。

想尝鲜,先去线下店戴十分钟,看看鼻梁和钱包哪个先投降;想抄底,盯紧医疗、工业两条线,B端订单一旦放量,供应链股票比眼镜涨得还快。

最后提醒一句:别贷款买,它还不是刚需。

等重量低于30克、续航跨过一天、价格跌破999,再谈“下一代计算平台”。

那时候,不会有人再问“到底行不行”,只会问“今天戴哪副”。

来源:指尖沙9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