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越来越多?医生再次提醒:天冷时老人这4种习惯最“伤眼”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17:14 1

摘要:68岁的刘阿姨捂着眼角,不断眨眼揉眼,低声向一旁的老伴抱怨:“这两天早上起来,眼睛发胀、头也疼,像是压着块石头。”医生检查后轻轻叹了口气:“又是一个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典型病例。”

清晨六点刚过,社区门诊的候诊区就已排起了队。

68岁的刘阿姨捂着眼角,不断眨眼揉眼,低声向一旁的老伴抱怨:“这两天早上起来,眼睛发胀、头也疼,像是压着块石头。”医生检查后轻轻叹了口气:“又是一个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典型病例。”

这并不是个例。

据《中华眼科学杂志》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青光眼患者已超过2,000万人,且老年人患病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每年冬季,青光眼的门诊量明显上涨。

很多老人会问:“冬天我们也没干啥,怎么眼睛就出问题了?”医生却指出,一些冬季常见的生活习惯,其实正悄悄“伤害”着眼睛。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青光眼越来越多?哪些冬天的生活方式正在无声“推高”风险?以及,我们到底该如何自保?

“青光眼”并不是眼病中的“小毛病”。它是以视神经进行性损伤为特点的严重眼病,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导致不可逆失明。而进入冬季,眼压波动加剧,视神经更容易受损。

医生指出,以下4种冬季常见习惯,很可能让眼压“悄悄飙升”:

习惯一:早晨起床后立刻洗冷水脸

不少老年人喜欢用冷水“提神醒脑”,但你可能不知道,低温刺激会引起血管急剧收缩,导致眼压短时间内快速升高,尤其对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是个危险信号。

习惯二:长时间室内取暖但不开窗

冬天太冷,很多家庭门窗紧闭,暖气开足。问题是,空气干燥、氧气含量低,会导致眼内循环变差,视神经缺血加重,从而诱发青光眼症状。

习惯三:晨练时间太早、气温过低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话不假,但冬季清晨气温低、血压波动大,会加重眼内压力波动。研究显示,寒冷气候下青光眼发作率提升约26%。

习惯四:滥用眼药水或滴眼液

不少老人眼睛干、酸,就习惯随手点“清凉眼药水”。但市面上很多滴眼液中含有收缩血管成分,长期滥用可能掩盖病情,甚至诱发眼压升高。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中招了呢?别急,青光眼并非无解,关键在于早防、早查、早调。

如果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以上习惯,养成科学的用眼方式,3个月后,许多患者眼部状态会出现积极变化。

1.视疲劳明显减轻

不少人反映早起眼涩、午后眼胀的问题在坚持护眼后有了改善。研究显示,改善用眼习惯后,眼部不适症状缓解率可达72%以上

2.眼压趋于平稳

通过合理作息、适度运动、保持眼部湿润等手段,大多数患者眼压会有所下降。一项2021年发表于《国际眼科杂志》的研究指出,健康干预3个月后,患者平均眼压下降了1.9mmHg。

3.视野损伤减缓甚至停止

青光眼一旦确诊,虽然视神经受损不可逆,但可以通过干预延缓病情进展。很多患者在规律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后,视野缺损进展被明显控制。

4.睡眠质量同步提升

眼部不适改善后,很多患者反映夜间不再因胀痛惊醒。良好的眼压控制也有助于降低夜间交感神经兴奋,帮助提升睡眠质量。

总的来说,青光眼并不是一击致命的疾病,但它是一种“隐形杀手”,需要持久的生活管理。

想在寒冷的冬季守住视力健康,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1.控制起床节奏

起床后缓慢活动5-10分钟再洗漱,避免冷水刺激,建议用温水清洁面部,减少眼压波动。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即使在取暖环境中,也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可以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

3.调整锻炼时间

建议将晨练调整至上午9点后,或选择室内环境稳定的锻炼方式,如慢走、太极等,避免寒冷刺激。

4.合理使用眼药水

使用滴眼液需经医生明确诊断和指导。切勿长期使用含有“收缩血管”类成分的眼药水。若出现干涩、疲劳等症状,建议选择人工泪液。

此外,定期眼部检查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压和眼底检查。

很多人以为,“视力下降”只是老化的表现,等看不清了再去配眼镜就好。其实,青光眼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视野受损,便不可逆转。

冬季,是诱发青光眼的高发时段。但通过一些微小但科学的生活习惯调整,就能有效守护视力。

今天,不妨从温水洗脸、合理通风做起。多一点警惕,少一分风险。保护视力,从冬季的每一个清晨开始。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最后提醒,具体健康情况仍需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如已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视野变窄等问题,请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或忽视延误。

参考资料:

《中国眼科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报告(2021年版)》

《青光眼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国际眼科杂志.2021, Vol.21(11):1342-1348

《健康报》:青光眼冬季高发的防控建议

中华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发布《老年人常见眼病防治手册》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