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南峪乡以规范提升“一约四会”为抓手,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建强“四会”组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南峪乡以规范提升“一约四会”为抓手,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建强“四会”组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村规民约焕新,凝聚自治共识。8个行政村严格遵循合法性、民主性、实用性原则,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维护、邻里纠纷调处、移风易俗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等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经反复酝酿讨论,对原有的《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完善,采用“顺口溜”“快板书”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广泛宣传,让村民看得懂、记得住。把遵守村规民约情况与评先评优相结合,依托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推行“四本积分存折”分级分类管理法,党员积“红色积分”、群众积“幸福积分”、志愿服务积“爱心积分”、环境卫生积“绿色积分”,将积分管理与正面激励、有效奖励相挂钩,形成“握指成拳”的基层治理合力。
四会组织赋能,激活治理末梢。把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四会”组织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执行载体和组织保障,各村优化了“四会”成员结构,积极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乡贤能人及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共160余人加入“四会”组织,建立健全了“四会”工作流程和议事规则,明确了各会的性质定位、核心职责、工作范畴与执行监督,村民议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做到全过程公开透明、决策科学民主,红白理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与“村规民约”深入融合,相得益彰,切实夯实了基层组织自治能力和公信力的组织保障。
治理成效初显,文明新风渐成。各村“四会”组织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多元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逐渐形成。“板凳课堂”上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村级重大事项,协商解决集体经济发展、田间道路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25项,村级事务“大家议”“峪事好商量”已蔚然成风。围绕“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展开宣传与交流,教育村民自觉抵制高额彩礼,积极推行简约适度、健康文明的婚礼形式;坚持丧事简办,引导村民在白事中践行“一碗素饭代替传统宴席,厚养薄葬才是真孝心”的理念,摒弃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和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及时收集群众反映、网格员上报的事例,每季度对照村规民约摆事实、讲道理,对身边的好人好事进行褒扬,对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进行批评和纠正,使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常态化利用宣传栏、广播、微信群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毒品和赌博的危害,组织群众观看警示教育影片24场次,用真实案例警示教育群众,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下一步,南峪乡将持续巩固深化“一约四会”建设成果,加强对各村的指导督促,不断探索创新运行机制和活动载体,确保“一约四会”真正落地生根、常态长效运行,使之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涵养文明乡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助力。
来源:花开舟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