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来真的了!俄军上百架次战机出动,一天就投放数百枚炸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16:51 1

摘要:就在这两天,俄罗斯军队发动了一场堪称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大戏。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直接摊牌:这是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弹道导弹和航空炸弹行动。

编辑:欣阅

就在这两天,俄罗斯军队发动了一场堪称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大戏。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直接摊牌:这是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弹道导弹和航空炸弹行动

想象一下,上百架战机轮番上阵,炸弹像雨点般砸下,乌克兰那本就摇摇欲坠的防线,被捅得千疮百孔。

这不只是军事行动,简直是一场现代战争的教科书式演示——用科技改写人命游戏规则。但乌克兰人没怂,他们抓住机会反击,炸掉俄军顶级防空系统。

同时,这场风暴吓坏了整个西方,美国军火巨头加班加点生产爱国者导弹。战争啊,从来不是两个国家的私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地面战场的炮火也猛烈到了极点,统计数据显示炮击次数逼近5000次大关,密集的炮弹几乎要把战线犁一遍。而在空中,俄军投下的制导航空炸弹数量也创下了记录,达到了惊人的268枚。

承担这次空袭主角的,是苏-34战斗轰炸机。这些战机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升空,执行了上百架次的轰炸任务,显示出俄方誓要通过空中优势彻底改变战局的决心。

攻击范围之广也相当罕见,从东北部的哈尔科夫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尼古拉耶夫,整条漫长的战线都被卷入了这场钢铁风暴之中。显然,这波攻击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俄军此次行动的核心战术,是“防区外”攻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战机在乌克兰防空系统的有效射程之外就发射武器,打完就跑。这种战术选择的核心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昂贵的战机和飞行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俄军动用了多种滑翔制导炸弹,其中FAB-500就是主力弹药之一。此外,一种名为“雷霆-E1”的新型火箭助推滑翔炸弹也在此次行动中亮相,其射程据说能达到150公里,这让乌方的防空拦截变得更加困难。

俄军的目标选择也透露出新的动向。他们的打击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前线的军事阵地,而是开始向乌克兰的腹地纵深蔓延,许多关键基础设施成为了重点关照对象。

位于后方的能源设施,特别是那些为城市供电的变电站,频繁遭到攻击。这种做法的目的不言而喻,旨在通过破坏乌克兰的战争潜力,从根本上削弱其抵抗能力,给社会运行带来巨大压力。

面对俄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乌克兰军队并未坐以待毙,他们抓住机会,实施了一次漂亮的反击。

这次反击的目标,是俄军部署的一套先进的S-400防空系统。

这次行动堪称是无人机与精确制导武器协同作战的典范。乌军首先派出了一架Shark-M无人机,利用其优秀的侦察能力,悄悄锁定了S-400系统的具体位置。

在获得精确坐标后,待命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迅速做出反应,发射的导弹精准地命中了目标,成功摧毁了这套价值不菲的防空利器。这次成功的反击,无疑给前线乌军带来了一定的鼓舞。

然而,这种零星的反击胜利,似乎难以改变整个战场的宏观态势。

乌克兰想要获得更多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目光自然投向了西方,尤其是美国。

不过,在提供某些特定类型的远程攻击性武器上,华盛顿方面一直表现得相当审慎和克制。

他们担心提供这类武器可能会引发冲突的不可控升级。

“战斧”巡航导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乌克兰方面多次提出援助请求,但这种具备强大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武器,始终被明确排除在援助清单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就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对此类敏感的军事援助问题发表过自己的看法,或是在相关的讨论中扮演了某种角色,可见此事在美国国内也存在不小的争议。

笔者以为

战场的天平,似乎正在因为火力投送能力的巨大差异而发生倾斜。

一边是上万次的精确打击和覆盖全战线的饱和式轰炸,另一边则是依靠零星机会,用“海马斯”实施的非对称反击。

俄军“防区外”打法的成熟,让其空中力量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效能。而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正在成为系统性打击的目标,这比单纯的军事对抗更具破坏性。

美国的援助策略,始终划着一条清晰的红线,这种审慎态度在避免战争扩大的同时,也限制了乌克兰的反击能力。武器,终究还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变量。

来源:影史奇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