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4日全运会男篮正赛在东莞打响,新疆教练带11个省份的CBA球员组了个“拼多多队伍”,赢了就是新疆加11省份的荣誉,你猜他们真能靠这11个省的球员和新疆教练的默契打出个奇迹来?
11月4日全运会男篮正赛在东莞打响,新疆教练带11个省份的CBA球员组了个“拼多多队伍”,赢了就是新疆加11省份的荣誉,你猜他们真能靠这11个省的球员和新疆教练的默契打出个奇迹来?
新疆教练带领11省份的拼多多队伍,赢了就是新疆加11省份的荣誉
我跟你说,我可真是被全运会男篮的事儿给吸引住了!
11月4日那天,全运会男篮正赛在东莞正式打响,谁能想到,这里头藏着一支超级有意思的“拼多多队伍”,就是新疆籍教练带队,由11个不同省份的CBA球员拼凑起来的阵容。
我琢磨着,这队伍要是赢了,那可不仅仅是新疆的荣誉,而是新疆加上那11个省份的共同荣誉,这梗儿真不是瞎编的,是实打实打在赛场上的事实。
你瞅瞅,早在5月29日资格赛的时候,新疆广播电视台和吐鲁番网就提过这事儿,新疆男篮出征时,阵容里既有新疆广汇自家的伊力福拉提、西尔扎提这些“本土骨干”,还有天津先行者的叶尔潘、山西汾酒的范汇鎏这些“外省强援”,那种拼凑感直接拉满了。
然后到了6月决赛阶段,贵港市文广体旅局一官宣,队伍又扩容了,辽宁的韩德君、北京的廖三宁、河南的姜宇星这些名将都加入了进来,我数了数,算下来刚好覆盖了11个省份,从新疆、天津、山西一路到辽宁、北京、河南,全靠实力“搭班子”,一点都不像传统队伍那样死磕地域绑定,这不就是网友笑称的“拼多多队伍”嘛,我觉得这创意太棒了。
攥住这股散兵游勇的,正是新疆籍教练团队。
虽然全运会官网上没写教练的籍贯,但光明网在2019年就报道过,阿的江、杜锋这些新疆教练早就证明了“新疆篮球的执教基因”,现在带队的教练就是延续这路子,他们懂团结、善整合。
5月30日全队启程去广西贵港打资格赛,10月下旬还专门针对性打磨战术,把来自不同俱乐部的球员拧成一股绳,连自治区体育局8月都跑去训练营打气,说“打出了新疆精神”。
我心想,这哪是普通队伍啊?
这简直是体育援疆的活教材,河南体育局在6月就点明了,全国19个省市都在搞体育援疆,这支队伍就是成果样本,辽宁的中锋韩德君、北京的后卫廖三宁、新疆的教练在同一队里配合,打出来的每一个好球,都是11个省份和新疆一起的骄傲,这让我觉得特别振奋。
再对比一下广东队,杜锋这位新疆籍教练带的是“全粤班”豪华阵容,徐杰、赵睿状态确实火得不行,但凝聚力方面?
我觉得真比不上这支“拼多多队伍”,人家赢了不是新疆的荣誉,是新疆加11省份的集体荣誉,11月4日他们要打山东、浙江这些强敌,背后站着的不是单个省份,是11个省的球迷、是体育援疆的19个省市的期待。
我越看越觉得,这哪是打比赛啊?
这是把“新疆精神”和“全国协作”直接焊在了赛场上,赢了就是11省加新疆的荣耀,输了也是11省加新疆的底气。
你说这不就戳中了网友那句“赢了就是新疆加11省份的荣誉”?
不玩虚的,就靠这11个省份的球员和新疆教练的默契,真把体育援疆打成了实打实的“拼团”现场,我真心为他们喝彩。
全运本就看青训不看籍贯,周琦巴特尔早给答案了
广东男篮全运名单一官宣,网上就有人跳出来阴阳怪气,非得揪着“球员来源”说三道四。
嘿,这话说得,我真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
广东有宏远、深圳、广州三支CBA球队,青训体系早把人才根儿扎得跟树墩子似的,全运会选人看的是培养归属,不是户口本上写啥。
周琦、巴特尔早把道理讲透了,还用得着在这儿瞎扯,我觉得这质疑太没道理了。
广东这16人名单的底气在哪,就靠三支CBA球队的青训家底在撑着。
2021年陕西全运会时,广东U22男篮就是以宏远为班底,再把深圳的沈梓捷、贺希宁这些主力,广州的李炎哲这些新锐捏合到一起,全都是在广东的职业体系里打出来的。
徐杰、赵睿这些核心,要么是宏远青训一步步练出来的,要么是在广东的球队里成长为顶尖球员的。
连当年效力青岛的刘传兴、福建的李英博,根儿上也是宏远青训培养的人才,回来代表广东打全运,天经地义。
2025年为了备战十五运会,广东还专门办了省男篮联赛当选拔赛,陈国豪、黎伊扬这些职业球员都在里头,青训和选拔的链条一直没断过,凑出强阵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我越说越觉得,广东这操作太稳了。
再较真点说,全运会从来不是“籍贯锦标赛”。
河南人周琦代表辽宁打全运,早就是圈内公认。
2013年全运会,周琦就代表辽宁青年男篮拿了冠军;2017年天津全运会,他要再披辽宁战袍,中间波折可不小,新疆体育局想留他,NBA火箭队一开始压根不放人,说除了奥运会绝不放行。
最后辽宁篮管中心主任王芳专程飞休斯敦,跟火箭高层磨了半个月,才用诚意把人要回来。
辽宁为啥这么上心,因为周琦是辽宁阜新篮球学校培养出来的,这份“青训情谊”才是关键,跟他是河南人有啥关系?
我寻思着,这例子多清楚啊。
巴特尔的经历更能说明问题,这位蒙古族球员早年一直代表北京打全运,2009年山东全运会,他成了山东队核心,帮队拿了队史最佳的亚军;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他又穿上了辽宁队球衣,小组赛首发登场,硬生生靠9个篮板帮辽宁赢了解放军队,还率队以94:76大胜江苏拿小组头名。
那会儿没人质疑“巴特尔跟辽宁八竿子打不着”,因为全运会早有“交流选手”制度。
1997年国家体委就出台政策鼓励人才交流,避免人才浪费,后来交流运动员能占到参赛人数十分之一。
国家层面都支持的事,现在盯着广东说三道四,这不是忘了全运的老规矩吗?
我越想越觉得,这些人该多看看历史。
全运会球队“以CBA俱乐部为班底”本就是惯例,国家体育总局报道过,2013年全运会男篮预赛,广东、山东这些强队全是靠当地CBA球队撑起来的,湖北队甚至直接用了东莞新世纪的阵容。
广东有三支CBA球队,等于有三个成熟的人才培养基地,把青训出来的球员整合到一起备战全运,既符合规矩又占尽优势。
11月4日要对阵山东、浙江的正赛,徐杰、赵睿这些球员早就一起打了无数场CBA,磨合度远超临时拼凑的队伍,这根本是青训体系的胜利,哪点不正常?
我真心觉得,广东有3支CBA球队咋就不正常了?
全运本就看青训不看籍贯,周琦巴特尔早给答案了,人家辽宁阜新培养的周琦、山东辽宁都用过的巴特尔,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还在这儿质疑,真当全运会是啥“籍贯打卡”啊,我简直要笑出来了。
来源:补刀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