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政府秘书长周锋作为中原银行党委副书记出席升旗仪式,这也是周锋第二次以该头衔亮相公开活动。与此同时,中原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凯却缺席升旗仪式,不寻常的安排,预示着中原银行或将出现高管变动。
10月16日上午,中原银行在郑州龙湖金融岛总部大厦举行入驻升旗仪式,正式宣告搬进新的办公大楼。
河南省政府秘书长周锋作为中原银行党委副书记出席升旗仪式,这也是周锋第二次以该头衔亮相公开活动。与此同时,中原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凯却缺席升旗仪式,不寻常的安排,预示着中原银行或将出现高管变动。
中原银行近期管理层迎来密集调整。
10月17日该行公告显示,原行长刘凯因工作调整卸任全部职务,董事会迅速审议通过聘任周锋为新任行长,并同步提名其为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若后续获监管核准,51岁的董事长郭浩将与周锋形成新搭档,共同开启中原银行的管理新阶段。
此次人事变动并非仅限于行长更迭。10月16日,河南金融监管局核准了该行“元老”张克担任行长助理的任职资格;而早在今年4月,河南省政府便已任命周丽涛、姚辉元、刘清奋、王天奇四位为副行长,其中姚辉元是从外部空降的“新鲜血液”。至此,中原银行高管团队已完成多层级更新,既包含内部培养的资深成员,也引入了外部专业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资产规模超1.4万亿元的城商行正面临关键发展节点——2025年是其“三五”战略规划的起步之年。然而从上半年业绩看,其不良贷款率为2.01%,虽较年初微降1个基点,但与42家上市银行同期1.15%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新组建的领导班子不仅要推动战略落地,还需直面资产质量优化的挑战,肩上责任不可谓不重。
1
先后两张罚单,皆因同一违规事项
而就在搬进新办公楼前,中原银行洛阳景华路支行先后两次因同一违规,收到两张40万元罚单,其中一名相关责任人被禁业五年。
今年以来,中原银行已不止一次因原平顶山银行、原洛阳银行合并前的经营违规收到罚单,合并“后遗症”影响至今,自身也频现内控问题。一面是新办公大楼与高管新阵容,一面又是难愈的内控旧疾。
第一张披露于10月9日,中原银行洛阳景华路支行因“违规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洛阳监管分局罚款40万元。此外,时任原洛阳银行兴华支行客户经理路黎明因对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5年。
该罚单披露后不到一个星期,10月1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洛阳监管分局再次披露一张罚单,显示中原银行洛阳景华路支行又因“违规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被罚款40万元。时任原洛阳银行兴华支行客户经理张晓梅,作为相关责任人被警告。
两张罚单的文号分别是洛金罚决字〔2025〕18号、洛金罚决字〔2025〕20号,且披露时间相隔6天,可见并不是同一张罚单,而是对同一类违规行为进行了两次处罚。
监管罚单的开出与披露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监管部门并未说明这两张罚单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出,但根据相关责任人的职位,可以确定的是,这两张罚单针对的违规行为发生在2022年5月中原银行合并洛阳银行之前。
这并不是中原银行今年首次因被合并银行在合并前的经营违规被罚,7月9日,中原银行平顶山分行也因为“贷款三查不尽职”被罚款35万元,时任原平顶山银行对公客户经理聂军峰被警告。
根据企业预警通“信用大数据”板块收录,合并至今三年多,中原银行有9张罚单都来自平顶山分行、焦作分行、洛阳分行及下辖支行。其中,超半数罚单针对的违规行为明确指向合并前。但合并后一切经营及资产都由中原银行承接,罚款缴纳主体自然也变成了中原银行。
当然,无论是违规办理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违规,还是贷款三查不到位,都是银行业常见的违规行为。中原银行今年一共收到7张罚单,其余罚单中也不乏贷款资金被挪用、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人员核保不尽职等类似违规。
比起违规行为本身,更值得警惕的是中原银行对分支机构的合规监督与管理。由16家银行合并重组而来的中原银行,经历了两次战略整合,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该行下辖18家分行和1家直属支行,营业网点共667家。
分支行是银行触达本地客群的主要渠道,负责银行最前端的业务,是建立用户信任与认可的重要环节。庞大的分支机构规模,给了中原银行较大的监督管理压力,从去年至今,该行所有罚单都来自分支行,暴露出该行在分支机构合规监督方面的不足。
二季度末,中原银行总行员工人数为1776人,较年初减少197人;分支机构员工人数为16421人,较年初增加98人,员工资源进一步向分支机构倾斜。
这一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分支机构的合规考核与监督问责闭环管理,构建更标准的合规操作体系,减少分支行的违规频率,有待中原银行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2
盈利尚未企稳,管理层或将变阵
2022年以来,中原银行频有高管落马,不仅暴露出内控漏洞,还让中原银行管理层陷入动荡。
今年4月,河南省政府发布人事任命通知,任命姚辉元、王天奇、周丽涛、刘清奋为中原银行副行长,形成“一正四副”的高管格局。其中有二人是内部提拔,一人是外部空降,另一位此前便是该行副行长。
下半年,中原银行的一系列动向,释放出中原银行高管层或将再次变阵的信号。
首先是8月,中原银行行长刘凯出席了两次公开活动,第一次的头衔还是“党委副书记、行长”,第二次活动的相关报道中,刘凯便与周丽涛、姚辉元等一同被统称为“行领导”。
紧接着,9月25日,河南省委组织部发布相关公告,公示拟任职干部情况,宣布现任省政府秘书长周锋拟任省管重要骨干企业正职。
很快谜底揭晓,这里的省管重要骨干企业便是指中原银行。因为10月15日,周锋出席了中原银行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身份便是中原银行的党委副书记。
次日,周锋又以该身份出席了中原银行的入驻升旗仪式,一同出席的还有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浩,以及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高保宏。但是,作为党委副书记、行长的刘凯并未出席。
综合二人的动向来看,市场普遍推测,周锋拟任的省管重要骨干企业正职,有很大概率便是中原银行行长一职。若情况属实,待监管正式审核批准,中原银行的高管团队又产生变动。
刘凯在中原银行系统内任职多年,2014年便担任该行副行长,并分管风险管理与公司业务。2022年8月,刘凯被聘任为中原银行行长,任职资格获批于2023年1月。按获批之日算起,刘凯担任中原银行行长一职不满三年。
周锋具有金融监管系统与政府部门的双重工作经验,但此前未涉足银行经营管理,与刘凯相比,缺少一点银行管理实操经验。
当前,中原银行的经营表现并不稳定。2024年,中原银行受所得税费用影响,在营收同比下降的前提下,实现了6.98%的归母净利润增长。
但这一增势十分脆弱,今年上半年中原银行营收净利润便出现“双降”,营收同比减少3.07%至135.6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0.78%至20.34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二季度末,中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1%,关注类贷款占比为3.5%,在上市银行中仍处于较高水平。
2025年是中原银行“三五”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高层变阵、总部迁址,中原银行正向外界展示新面貌。但频频的监管罚单、业绩的双降、资产质量的重压,都折射出该行沉疴未愈的内里。在新行长的带领下,中原银行能达成“三五”规划总目标,成为一流城商行吗?
来源:野武士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