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
最近不少家长吐槽:
孩子突然咳嗽、流鼻涕停不下来
吃了感冒药也没好转
带去医院一查——
竟是感染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这个让家长措手不及的RSV
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今年它似乎格外“凶猛”?
先搞懂:什么是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
该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及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传播,感染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发热等。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发期,但今年自9月起多地病例持续增加,流行期有所提前。
谁最容易被盯上?
1岁内宝宝要重点护!
呼吸道合胞病毒逐渐成为威胁老人和婴幼儿健康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通常1岁以内的小年龄婴儿更易发生重症,有的甚至不到8个月;65岁以上的老人也是高危人群。
感染后有啥症状?
别跟普通感冒搞混!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潜伏期一般2-8天,早期症状跟普通感冒较像,容易被家长忽略,一定要分清 “轻重信号”:
轻度症状 :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伴或不伴发热、声音嘶哑等;
重度症状:咳嗽加重、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呼吸时胸骨、锁骨上、肋间隙凹陷)、鼻翼扇动或呻吟等。此外,婴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吃奶减少或异常哭闹),或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关键提醒:
没有特效药!预防才是王道
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RSV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所以“提前预防”是关键。推荐使用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建议咳嗽时用肘部遮住口鼻、母乳喂养、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增加通风、保持鼻腔和口腔卫生、培养儿童卫生习惯、在RSV感染季节限制高风险婴儿去人群聚集密闭场所和高危医疗机构。
总而言之,面对RSV这个对手,我们的最大胜算就是防患于未然。请记住这简单的三件事:勤洗手、戴口罩、少扎堆。尤其是在病毒高发季节,保护好家中的小宝宝和老人,为他们筑起最坚固的健康防线!
本平台为张家界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单位、个人(自媒体)不得转载转发本平台内容,取得授权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来源:掌上张家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