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湖南省永州市普利桥镇荷塘村荀子岭组,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党员,他的名字叫邓书练。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他用一副并不宽阔的肩膀,先后扛起了三名孤儿的风雨人生,守护了一对精神残疾父子的艰难生活,更成为了全村饮水系统的“义务守护神”。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
△邓书练入选2025年上半年“湖南好人榜”
在湖南省永州市普利桥镇荷塘村荀子岭组,有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村党员,他的名字叫邓书练。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他用一副并不宽阔的肩膀,先后扛起了三名孤儿的风雨人生,守护了一对精神残疾父子的艰难生活,更成为了全村饮水系统的“义务守护神”。他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如涓涓细流,浸润着乡邻的心田。10月21日,记者联系到了邓书练。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命运的阴霾接连笼罩三个家庭,邓书练所在村子的三名孩童,他们的父母先后不幸去世,瞬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他们的父母先后去世了……看他们过意不去啊。”当记者问及为何下定决心同时收养三名孤儿时,邓书练的回答说。就是这个“过意不去”,让他毅然将三个孩子接回了自己本不富裕的家。
抚养的艰辛远超想象。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多三张嘴吃饭是天大的事。“困难肯定有啊,生活上,吃穿方面都有困难。”邓书练回忆道。为了让孩子们能吃饱穿暖,他起早贪黑地耕种,想方设法多干农活,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他和妻子身上。经济的拮据,是那段岁月最深刻的烙印。
△邓书练。
终于,苦尽甘来,三名小孩也没有辜负邓书练一家的养育之恩,现都已结婚生子,并且生活幸福美满,在城里安家立业,其中大女儿嫁到了隔壁黄阳司镇,她的小孩立志参军,为祖国奉献自己,现在已是五级士官;二儿子的小孩勤奋好学,通过不懈地努力,现在湖南大学读本科;小儿子的小孩也不负厚望,投身科研,现在广州中山大学攻读研究生。看到孩子们个个成家立业,有了好的归宿,邓书练笑着说:“大家都好了,我也很高兴了。”
邓书练的善举,并不止于这三个孩子。他还连续十一年,无怨无悔地照料村里一对精神残疾的五保户父子。谈及初衷,他再次提到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党员责任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肯定要给他们照顾一下呀。”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他所有行动的力量源泉。
除了照料人,邓书练还长期义务维护村里的自来水系统,保障着全村的用水安全。他的维修技能并非科班出身,全是靠着一股钻劲儿自学而来。“看别人那么做,然后自己慢慢这么做,然后慢慢的就会了。”他就是用这样最“土”却最有效的办法,解决了村里一个又一个用水难题,成了大家离不开的“老师傅”。
当被问到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核心力量是什么?邓书练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是作为党员的责任感啊!”这并非一句空话,而是他用了大半生去践行的信仰。
如今,已步入老年的邓书练对于未来没有宏大的规划,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过好后面的日子”,平静地安度晚年。然而,他四十多年来播撒的善良种子,早已在孩子们心中、在乡邻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邓书练,这位普通的农村党员,用他四十年的坚守与奉献,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与脊梁。
潇湘晨报记者邓舒文 实习生侯宝睿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来源:潇湘晨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