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日阴雨,给齐鲁大地秋收秋种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在临沂这片被雨水浸透的土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天时较量的“抢秋”战役正全面打响。这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攻坚时刻,更是一场关乎“鲁南粮仓”担当的特殊战斗。
连日阴雨,给齐鲁大地秋收秋种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在临沂这片被雨水浸透的土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天时较量的“抢秋”战役正全面打响。这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攻坚时刻,更是一场关乎“鲁南粮仓”担当的特殊战斗。
“抢”是一种分秒必争的临沂速度。当轮式机械深陷泥潭,全市统筹调度的履带式收割机便轰鸣上阵;当晴日难得,从兰山到沂水的干部群众便紧抓每一刻降雨间歇。田埂间沾满泥点的裤脚,烘干机日夜不息的轰鸣,都是临沂人与天时角力的生动注脚。这种“抢”,抢的是粮食归仓的黄金时刻,更是老区人民对丰收的执着坚守。
“抢”是一场系统协同的临沂作战。从市县统筹调度,到农技人员沉入一线;从疏通沟渠的“毛细血管”,到烘干晾晒的“绿色通道”,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这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座城市农业体系的集体发力。正是这种系统化的应对,让临沂的抢收抢种在困境中稳步推进。
“抢”更是一次现代农技的临沂检验。面对特殊年景,“铁脚板”履带机械在泥泞中显出威力,“沂蒙农机”小程序实现精准匹配,遍布各县的烘干设备全力运转。在临沭县的“三秋”战场,从手机预约到集中烘干,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在应对自然挑战时有了更多底气。这场秋收,也是一堂生动的现代农业临沂实践课。
“粮稳家稳,家稳国安”。这句古训在今日临沂更显其重。抢秋,抢的不仅是眼前的收成,更是明天的饭碗。当一粒粒玉米安全入仓,一亩亩麦田适时播种,临沂守住的不仅是农民的辛勤付出,更是“鲁南粮仓”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担当。
雨水终将过去,但这场与天争时的战斗所展现的临沂担当与智慧,将长久地留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它告诉我们:无论自然如何变幻,只要上下同心、科学应对,就一定能将“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手”,让中国饭碗在这个多雨的秋天因临沂的坚守而端得更稳。
来源:沂水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