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出了一副上联,奖金十万,结果被一个00后小姑娘对上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12:41 1

摘要:这事儿最近特别火,但很多人可能还没搞明白,为什么这对联能值十万块?

这事儿最近特别火,但很多人可能还没搞明白,为什么这对联能值十万块?

说白了,这对联背后藏着的,根本就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一场特别高级的文化对话。

一个写大地,一个写星空,凑在一起,才是一幅完整的中国文化地图。

事情要从今年六月说起。莫言去广东惠州,参观了一座叫“碧滟楼”的百年客家围屋。

他了解到客家人从河南南阳一路迁徙到海外南洋的壮阔历史,特别有感触,就提笔写了个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

这句真好,南阳是根,南洋是叶,一句话把客家人迁徙的故事和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都装进去了。

上联一出,活动方就开始征集下联。

你猜怎么着?一下子收到全球一万两千多份投稿,全网阅读量蹭蹭过了两千万。

最后拿下十万奖金的,是个21岁的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叫宋珂嘉。

她对的下联是:“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

乍一看,是不是有点懵?感觉字都认识,放一块儿不知道啥意思。别说你了,刚开始好多人都说这太生僻了,看不懂。

但评委可不是这么想的。像北师大教授欧阳江河这种级别的专家,直接夸这是“多年难遇的绝对”。

为啥这么高的评价?咱们得掰开揉碎了看。

莫言的上联是横向的,写的是地理上的迁徙,从中原到海洋,是人在大地上走过的路。

而宋珂嘉的下联,玩了个垂直的,是纵向的。

井壁,就是客家围屋里那口水井的井壁,代表的是日常生活的根,是乡愁。

井毕,一下就跳到天上去了,指的是二十八星宿里的井宿和毕宿。

后面的角、亢、张,也都是星宿名。

这么一来,意境就全出来了。从脚下实实在在的水井,一下子仰望到浩瀚的星空。

这正好对应了客家人那种“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生活哲学。

你再看对仗,工整得吓人。

“从南阳”对“自井壁”,“到南洋”对“及井毕”,最妙的是“根深叶茂”对“角亢星张”。

一个说的是植物枝繁叶茂,生命繁衍;一个说的是星宿运行,宇宙永恒。

一个烟火人间,一个浩瀚苍穹,严丝合缝。

所以这十万奖金,真不是白给的。

这考的不是抖机灵,是实打实的文化底蕴,得懂客家文化,还得懂天文知识。

这姑娘宋珂嘉,就是专门去研究了客家的“井文化”和《史记·天官书》,才琢磨出来的。

更让人佩服的还在后头。

这姑娘拿到十万奖金,眼睛都没眨一下,当场就宣布捐出一半,也就是五万块钱,给“莫言同心”公益项目,专门用来救治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

她说:“莫言老师用文学温暖世界,我想用行动传递同样的善意。”这话说得,特别实在,也特别有力量。

莫言听了也高兴,亲自写了幅字送她,就四个字:“后生可畏”。

当然,网上也有不同声音。

有些大V就说,用的词太冷僻了,老百姓谁懂啊,有点“掉书袋”。

但支持的人觉得,传统文化本来就有深度,不能因为不懂就说不好,这正是文化厚度的体现。

我觉得吧,有点争议很正常,好东西不怕讨论。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征联活动,超过65%的投稿者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相关的短视频播放量上百亿次。

这说明什么?

说明传统文化不是老了,过期了,它在年轻人手里,能玩出全新的、更有生命力的花样。

这件事最打动我的,还不是对联本身对得有多工整、多巧妙,而是它呈现出了一个特别完整的、美好的链条。

莫言先生,一位文坛巨匠,出了上联,讲的是民族的根脉和迁徙。

宋珂嘉,一个Z世代大学生,对出了下联,讲的是超越地理的精神星空和宇宙视野。

然后,她再把获奖的喜悦和财富,通过公益捐赠的方式,回馈给社会,去帮助现实世界里需要帮助的人。

从“根深叶茂”的土地,到“星汉灿烂”的苍穹,最后落点在“文以载道”的善意。

这不正是文化传承最理想、最有温度的样子吗?

文化不是放在博物馆玻璃柜里的老古董,它活在我们当下,可以被讨论,可以被创新,更可以用来做好事,让现实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这才是真正的“后生可畏”,也让我们对这些握着文化接力棒的年轻人,更有信心了。

来源:笑到飞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