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近霜降节气,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种也到了关键时节。在潍坊昌邑市的田野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三秋”生产攻坚战依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在田间轰鸣作响,还带着些许绿色的玉米秆应声倒下,金黄的玉米棒被快速吞进机舱脱粒;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犁地、平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1日讯 临近霜降节气,秋粮收获接近尾声,秋种也到了关键时节。在潍坊昌邑市的田野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三秋”生产攻坚战依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在田间轰鸣作响,还带着些许绿色的玉米秆应声倒下,金黄的玉米棒被快速吞进机舱脱粒;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犁地、平整、散墒,准备冬小麦播种。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指导志愿服务队奔走在田间地头,耐心为农民讲解秋收秋种知识,为“三秋”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10月18日上午,农技人员杨晓燕、陈凯一大早就来到了赵建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大田,他们掰开玉米棒,仔细查看玉米籽粒灌浆情况,嘱咐合作社负责人赵建平:“现在大田里的玉米籽粒胚乳与胚乳的乳线已经完全消失,籽粒干物质积累已经完成,咱合作社的玉米应该抓紧抢收了,虽然地还有点湿,但节气不等人,尽量向前赶。”赵建平连连称是,表示将立即联系收割机和烘干设备,抢收抢烘玉米,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随后杨晓燕、陈凯又来到了卜庄镇利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查看大豆成熟状况,只见大豆的豆荚已经变黄,大豆籽粒饱满圆润,色泽均匀,已经成熟待收获。“虽然前期的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造成明显影响,但玉米和大豆的长势还可以,对产量的影响不大。找个好天就准备收割了,尽快倒出地来翻耕散墒,准备种小麦。”合作社负责人姜利杰介绍说。
针对前期多阴雨天气,土壤水分饱和甚至渍涝的实际,昌邑市及早统筹安排“三秋”生产工作,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全民动员。农机管理部门提前对大型联合收获机进行了摸底排查和检修保养,积极联系外来跨区作业机械,农机投入充足。全市粮食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满足群众秋粮烘干需求,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农业农村局五个技术指导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技术服务,及时发布田间管理技术信息,引导农户抓住晴好天气适时抢收。一系列抢收减损举措,克服了不利天气对秋收工作的影响,全市秋收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秋粮收获面积占应收面积的75%。
常言道:地湿无晚麦,土壤湿度大,小麦晚播已是不可避免。为确保冬小麦播足播好,市农业农村局加急印制了《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3000余份,分发给种粮农民。昌邑市英杰家庭农场的300多亩玉米已经收获过半,并准备近期翻耕散墒种植小麦,接过农技人员于金山递过来的《明白纸》仔细阅读后,农场负责人杨召强动情地说:“得亏有咱农技专家的技术指导,让种粮农民心里有底,生产不慌。”
对于小麦播种,农技人员建议:播期服从墒情,墒情不好,不要急于整地播种;进度服从质量,越是小麦晚播,越要精耕细作;要适墒抢播,由减量精播变为延播增密,适当浅播深度控制在3-4厘米;播量服从播期,霜降前播种的,建议播种量20~25斤,霜降至立冬,每晚播一天播量增加1斤;侧重加施磷肥,促进小麦根系成长。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韩金亮 王静文 潍坊报道
来源:琪琪三农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