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许多中老年人的生活里,核桃、花生等坚果几乎成了“健康长寿”的代名词。每天泡一壶茶、顺手抓几把坚果做零嘴,仿佛已成为习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曾经被认为“越吃越健康”的坚果,真的适合每一个60岁以后的人吗?
“妈,核桃快吃完了,我明天给你买点花生和腰果回来!”
“别,孩子,现在不是流行多吃坚果补脑护心吗?”
“可是上周体检,王阿姨就因为血脂和尿酸高被医生劝说别再天天嚼坚果了,还怪意外的。”
在许多中老年人的生活里,核桃、花生等坚果几乎成了“健康长寿”的代名词。每天泡一壶茶、顺手抓几把坚果做零嘴,仿佛已成为习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曾经被认为“越吃越健康”的坚果,真的适合每一个60岁以后的人吗?
为什么有些老人吃了反而进了医院?坚果真如宣传的那样“百益而无一害”吗?尤其是第3种坚果,很多人平时最爱,却恰恰是风险最高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关于核桃、花生和其他坚果的真相,吃对养生,吃错进医院!
不少长辈都听过这样的说法:“核桃补脑,花生养人,吃得多更健康。”其实,这种逻辑源自“以形补形”的传统观念,有一定营养学基础,但绝没想象中神奇。
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核桃、花生等常见坚果,确实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对心脑血管健康有正面作用。但若不合理食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脂肪含量极高、嘌呤偏多,热量非常高!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建议每天吃坚果10~15克,也就一小把。“多吃有益”很可能弄巧成拙。吃多了出现“以补为害”的案例屡见不鲜:
核桃每100克脂肪高达60克,热量650千卡,快赶上四碗米饭;
花生、腰果、巴旦木等坚果脂肪含量均超过45%,且嘌呤比例较高;
过量摄入会显著提高血脂,增加血尿酸,甚至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
所以,营养专家普遍提醒:60岁以后,人体代谢减慢,每天坚果的摄入量千万别超过推荐值,甚至还要适当下调!
很多人没意识到,年纪大了,吃错坚果,比吃不了坚果更危险!尤其以下3类人和坚果,需格外警惕:
血脂异常、血糖偏高、痛风容易发作的老人。长期吃高脂肪、高嘌呤坚果,等于“慢性加重病情”;
消化功能变差、肝肾功能减退人群。吃多坚果消化负担极大,部分过度加工坚果还藏着“额外陷阱”(盐分、反式脂肪、糖分);
市售坚果制作方式诱发隐患,油炸、炭烤、奶油。口味,外加重盐、重糖的成分增强血管堵塞及肾脏损害风险。
炒花生:
虽然含有优质植物蛋白,但100克炒花生脂肪高达48克,热量高达580千卡。而且炒制、油炸的过程极易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导致血管损伤、增加癌症风险。肾脏功能下降者更应避免,否则易引发水肿、关节痛等并发症。
奶油瓜子:
大家都喜欢香甜可口、入口酥脆,殊不知这是添加了大量糖分、香精、盐分的结果。嘌呤含量高,过量摄入引起血糖波动和尿酸升高。一年下来,老年人因“爱嗑瓜子”诱发痛风、糖尿病加重的病例并不罕见。
腰果:
高脂、高能量+高草酸的组合对肾脏极为不友好。例如,100克腰果约有47克脂肪,草酸含量高还会影响钙吸收,增加肾结石和肾损伤风险。许多肾结石患者自述“经常吃腰果后就加重”。
其实,核桃类坚果虽然脂肪属不饱和,但热量同样超标,对肝肾功能下降的中老年人不见得有益。有基础病的老人,一定不要无节制。
坚果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学会“有度有选择”,掌握以下要领:
一把小量,绝不贪多
每日10克~15克,约等于三四颗核桃、十粒花生,切忌数把数把地吃。可采用“零食替代法”:将坚果当加餐小点,而非正餐主食,用小碟分装限制用量。
优选原味,不选调味
选择原味、无糖、无盐、无添加的本味坚果,比如原味杏仁、核桃仁、生花生米等等。变味坚果含盐、糖和反式脂肪,对心血管和肾脏负担更大。
基础病明确,专科医生指导摄入
若有高血脂、高血糖、痛风、脂肪肝等慢性病史,建议坚果种类和摄入量需咨询专业营养科医生。肾病、胰腺病患者甚至应直接暂停吃坚果!
避免边聊天边吃,容易过量
推荐固定时段、分量摄入,别一边看电视一边“顺手一抓”不停往嘴里送。这样容易无形中超标。
特殊人群须特别注意
患有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者,应严格控制甚至避免坚果摄入。老年人牙齿不能充分咀嚼时,也要防止坚果摄入过多引起消化不良。
不可否认,科学吃坚果对部分老年人有益:能补充优质脂肪酸、抗氧化物质、膳食纤维;适量摄入有助软化血管、维持肠道功能。但坚果≠药,不能包治百病,更不能随意多吃。
尤其是60岁以上、代谢能力下降后,吃错坚果、吃过坚果,反而大幅提升血脂、尿酸、肝肾负担,增加心脑血管及慢性并发症的入院概率。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老年群体膳食结构与慢性病风险管理》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坚果怎么吃才健康?营养师这样建议》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营养与代谢管理共识
黄国宁等.《饮食脂肪与老年疾病相关性研究》
.老年医学杂志.《坚果摄入与中老年群体健康风险分析》
来源: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