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 “感冒” 扎堆,小心,这可能是流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09:19 2

摘要:很多人随手拿点感冒药就应付过去,觉得 “过几天就好”。但你知道吗?看似普通的 “感冒症状”,背后可能藏着更危险的“流感”!

一到换季,身边 “感冒” 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 蕊蕊身边也有不少中招。

很多人随手拿点感冒药就应付过去,觉得 “过几天就好”。但你知道吗?看似普通的 “感冒症状”,背后可能藏着更危险的“流感”!

虽然“流行性感冒” 里带了 “感冒” 两个字,但千万别把它和普通感冒画上等号,觉得只是 “严重一点的感冒”。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危及生命。

换季时,流感病毒更容易传播,千万别掉以轻心!

一、先分清:到底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我们平时说的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完全是两回事。

它最明显的特点是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可能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发烧(多为 39℃-40℃高热),还伴随头痛、肌肉酸痛、乏力、怕冷等全身不适;而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局部症状,反而相对较轻。

更关键的是,流感的传染性极强——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比如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门把手等物品传播,在学校、办公室、家庭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很容易造成聚集性感染。

二、别混淆!流感和普通感冒的5大核心区别

很多人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导致误判病情、延误处理。其实只要记住这 5 点,就能快速区分:

三、得了流感别硬扛!这样治疗才科学

如果出现 “突然高热、全身酸痛” 的症状,怀疑自己得了流感,一定要及时处理,别想着 “靠免疫力扛过去”—— 尤其是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的人群,拖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01、尽早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别滥用抗生素

流感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吃抗生素对流感完全没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发病48 小时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02、对症护理:缓解不适,帮身体恢复

●退烧止痛:如果体温超过 38.5℃,或头痛、肌肉酸痛难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注意不要过量,也不要和其他含退烧成分的感冒药重复使用;

●补水休息:多喝温水,既能补充发烧流失的水分,帮助身体代谢病毒;

●缓解局部症状:如果鼻塞、咽痛明显,可以用生理盐水洗鼻、含服润喉糖,或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50%-60% 为宜),减轻呼吸道不适;

●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粥、面条、蔬菜、水果等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帮身体补充营养。

03、这些情况必须立刻就医,别拖延!

●高热持续 3 天以上不退,或退烧后又再次高热;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剧烈咳嗽(甚至咳血痰);

●意识模糊、嗜睡、反应迟钝,或出现抽搐;

●孕妇出现腹痛、胎动异常,或其他明显不适;

●老人、小孩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尿量减少等情况。

四、重点人群要警惕!这些人更容易遭流感 “盯上”

流感对所有人都有威胁,但以下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格外注意:

●儿童:尤其是 5 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引发肺炎、喉炎;

●老年人:65 岁以上老人,身体机能衰退,可能合并慢性基础病,感染后易加重病情;

●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病等慢性基础病的人;

●免疫力低下者:比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艾滋病患者等。

五、换季防流感,做好这 4 点比吃药更有效

与其等得了流感再治疗,不如提前做好预防。换季时做好这 4 件事,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01、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能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建议重点人群(老人、小孩、孕妇、慢性病患者)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通常是 9-11 月)接种,一般接种后 2-4 周就能产生抗体,保护期约 1 年。

02、做好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

●出门戴口罩,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地铁、商场、办公室),避免吸入病毒飞沫;

●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地方;

●如果家人得了流感,要做好隔离,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

03、增强免疫力,让身体“更抗造”

规律作息:别熬夜,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维生素(如新鲜蔬果)的食物,少吃高糖、高油的 “垃圾食品”;

适度运动:每周做 3-5 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增强体质。

04、保持环境通风,减少病毒残留

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以上,让新鲜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的病毒浓度。如果是在办公室,也可以定时打开窗户或开排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换季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本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请记住:“感冒” 不一定是小事,及时区分、科学应对,才能让自己和家人远离流感的威胁。毕竟,健康的身体,才是应对换季的 “最好底气”!

来源:九华华源药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