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莱应材暴跌20%,我却在58元重仓进场!这3个理由让我敢抄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08:57 2

摘要:昨天新莱应材跌到58块3的时候,我盯着盘面没犹豫,直接建了三层仓。收盘看到股价回稳到59块多,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是不是冲动了——毕竟这票从10月14号的74块多跌到现在,短短几天跌了快20%,看着确实吓人。其实真不是瞎买,这背后有三个实打实的逻辑,都是用数据和

昨天新莱应材跌到58块3的时候,我盯着盘面没犹豫,直接建了三层仓。收盘看到股价回稳到59块多,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是不是冲动了——毕竟这票从10月14号的74块多跌到现在,短短几天跌了快20%,看着确实吓人。其实真不是瞎买,这背后有三个实打实的逻辑,都是用数据和事实堆出来的,今天掰开揉碎了跟大家说清楚。

首先得搞明白,这波下跌到底是“真崩了”还是“吓出来的坑”。很多人只看跌幅就慌了,但没去想下跌的原因,其实这次回调更像是“情绪杀”,不是公司基本面出了问题。

从盘面数据能看出来,10月15号那天跌得最狠,一天就跌了12%,但那天整个半导体板块都在回调,龙头股普遍跌了8%以上,新莱应材算是跟着板块被带下来的。而且当天的成交量虽然放大,但龙虎榜里没有机构大额砸盘的痕迹,更多是短线资金恐慌出逃。后面几天的下跌也类似,没有出现公司暴雷、订单取消这种实质性利空,纯粹是前期涨太多(从月初到14号涨了40%),积累的获利盘趁机兑现。

更关键的是公司基本面压根没坏。2024年营收28.49亿,净利润2.26亿,今年一季度虽然净利润增速放缓,但营收还在涨,有6.73亿,销售毛利率维持在23.82%的水平,跟去年全年的25.72%差不了多少。要是公司真出了问题,毛利率早就崩了。所以这波跌到58块,本质上是短期情绪和资金面造成的,不是价值崩塌,这种回调反而是进场的机会。

当然,光看跌得多不够,得知道这公司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核心要看它的“饭碗”稳不稳,有没有增长潜力。新莱应材最厉害的地方,是把“食品基本盘+半导体核心+AI液冷爆发点”捏在了一起,这结构比很多单一赛道的公司稳多了。

先说说最稳的食品业务,这就是公司的“压舱石”。它给伊利、蒙牛这些巨头做无菌包装和流体设备,2025年上半年这块营收就有8.46亿,占了总营收的57%[__LINK_ICON]。食品行业需求刚性,不管经济好坏,大家都要喝奶、吃饮料,所以这块业务能稳定贡献现金流,就算半导体板块波动,公司也不会缺钱花。而且它的无菌包装技术国内能排前三,绑定的都是长期客户,每年的续签率超过90%,基本盘相当扎实。

真正的核心增长引擎是半导体业务,这也是我最看重的部分。很多人以为它只是做普通设备,其实它在高纯洁净流体领域是绝对龙头,生产的真空阀门、气体管路系统能用到7nm先进制程,还通过了AMAT、Lam Research这些国际巨头的认证[__LINK_ICON]。要知道,半导体制造里的流体控制部件要求“一尘不染”,以前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国产化率只有5%,现在新莱应材已经把国产化率做到了18%。

更诱人的是市场空间,国内半导体零部件的国产替代空间近千亿,按照现在的增速,未来3年它有望抢占60%的进口替代市场,光这一块就有13.2亿的增量空间[__LINK_ICON]。2024年它的半导体业务营收已经有8.61亿,同比涨了29.9%,占比升到30%,照这个势头,明年说不定就能超过食品业务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

还有个隐藏的爆点是AI液冷业务,这可是踩中了当下最火的算力风口。现在AI服务器越做越强,散热根本跟不上,液冷是刚需,2025年AI服务器液冷渗透率要从14%跳到33%,市场一下子就变大了[__LINK_ICON]。新莱应材的子公司菉康普挺已经拿到了字节跳动、华为云3.2亿的订单,更关键的是,它的CDU组件已经进入英伟达的供应链验证了。要是能通过验证,那订单量可不是小数目,机构预测2026年这块营收能超5亿,毛利率还能维持在35%以上,这可是实打实的高利润业务。

有了基本面支撑,还得算清楚估值账,看看58块这个价格到底贵不贵。现在市场上很多人只看当下的PE,觉得112倍太高了,但忽略了这是家成长型公司,得看未来的估值。

机构给的业绩预测很明确:2025年净利润能到3.3亿,增速45%;2026年净利润5亿,增速52%;2027年更是能到7.5亿,增速保持50%[__LINK_ICON]。按2025年的净利润算,现在242亿的市值对应PE大概是73倍,要是跟半导体和AI液冷的同类公司比,这个估值真不算夸张——那些增速差不多的公司,PE普遍在80倍以上。

而且它还有估值溢价的逻辑。全球能像它这样横跨食品、半导体、AI液冷三大高洁净领域的公司几乎没有,对标全球半导体材料巨头Entegris的千亿市值,新莱应材现在的规模还有很大空间。机构给的短期目标是2025年末264亿市值,对应股价差不多65块,中长期到2027年末更是看到975亿市值,这意味着现在的价格还有不小的上涨空间。

可能有人会问,就没风险吗?当然有,我建三层仓而不是满仓,就是留了安全垫。有三个风险点必须盯紧:一是半导体行业投资波动,要是晶圆厂扩产放缓,订单可能会受影响;二是液冷订单落地不及预期,毕竟英伟达的验证还没通过,能不能拿到大单不好说;三是美国技术管制升级,要是限制核心材料进口,生产可能会受影响[__LINK_ICON]。

但这些风险都是行业性的,不是公司独有的问题。而且现在有政策托底,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扶持半导体零部件,设备采购还有补贴,这些都能对冲一部分风险。更重要的是,公司的业务结构多元,就算一个板块受挫,还有另外两个板块撑着,抗风险能力比单一赛道的公司强多了。

总结一下我为啥在58块建仓:第一,下跌是情绪驱动,不是基本面恶化,属于“黄金坑”;第二,公司有食品业务托底,半导体和AI液冷双引擎发力,成长逻辑清晰;第三,估值对应未来增速不算高,还有政策和订单催化。这三点凑在一起,性价比就出来了。

不过操作上还是得注意,我是分仓进的,没敢一下满仓,毕竟市场波动谁也说不准。要是手里已经有的,不用慌,只要半导体和AI液冷的风口没停,拿着问题不大;要是想进场,别追高,等回调到58-60块这个区间再小仓位试错更稳妥。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新莱应材的AI液冷业务能顺利通过英伟达的验证吗?半导体国产替代的速度会比预期快还是慢?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互相给点参考。

来源:山顶看星辰的旅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