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巡抚廖寿丰与求是书院 // 罗福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08:20 1

摘要:廖寿丰(1835—1901),字谷似,晚年自号止斋。永定青坑人,廖鸿章的长玄孙。他从小刻苦读书,熟悉历史,又通数学、历算。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编修。

浙江巡抚廖寿丰与求是书院

罗福初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是浙江巡抚廖寿丰(永定青坑人)创建的。

廖寿丰(1835—1901),字谷似,晚年自号止斋。永定青坑人,廖鸿章的长玄孙。他从小刻苦读书,熟悉历史,又通数学、历算。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编修。

光绪十三年(1887),廖寿丰任浙江按察使,后升为河南布政使,在河南,他治水患,充实粮仓,颇有政绩。光绪十九年(1893),他升任浙江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奉旨推行新政,开办蚕丝厂,设蚕学馆、武备学堂。

当时,清廷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面对列强侵略、民族危亡的时刻,许多社会有识之士都在积极探求救国之策。而教育救国,培养人才,冀以振兴中华,是当时社会舆论的最强音。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作为维新派的廖寿丰,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六月十七日,即“公车上书”第二年的六月十七日,向光绪皇帝递交《清浙江巡抚廖寿丰创办求是书院兼课中西实学事奏折》。整个奏折的全文是:“头品顶戴。浙江巡抚臣廖寿丰跪奏,为浙江省城专设书院兼课中西实学恭折奏明立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上年二月间遵旨议覆臣工条奏时务折内,陈明设学堂一条,谨当随时劝导举行,嗣经中外诸臣将书院变通推广,先后奉旨通行各省遵办。窃维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材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材,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而讲求实学,要必先正其志趣以精其术业,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舍古今中外而不易者也。欧美诸邦,学堂各千百计,自髫龄入小学,以次而中学,而大学,犹是家塾党庠州序国学之制也。若船学、若矿学、若种植、若制造,犹是讲武训农通商惠工之政也。苟事事物物务求其实,朝考夕稽,弗得弗措,何学不之不成,亦何事之不举。乃积习相仍,时变日亟,病词章帖括之不足恃,而群慕西学;窃恐规形似,剽窃绪余,借一二西语西文以行其罔利梯荣之故智,不独西学无成,而我中国圣人之教且变而愈忘其本,此臣之所大惧也。查浙江杭州省城,旧有敷文、崇文、紫阳、学海、诂经、东城书院六所,今方以制艺取士,势难骤为更张,另设则无此经费,惟有酌筹改并,因势倡导。择库序有志之士,奖进而培植之,庶趋向端而成就易。泰西各学,名径甚多,每以兵农工商化验制造诸务为切于时用,而算学则其阶梯,语言文字乃从入之门。循序以进,渐有心得,非博通格致不得谓之学成。屏一切模糊影响之谈而课其实事,庶他日分布,转习愈京而成才愈众。臣叠与司道筹议,并饬杭州知府会商绅董,就普慈寺后现有群屋量加修治,专设一院,名曰求是书院。即委该知府林启为总办,延一西人为正教习,教授各种西学;华教习两人副之,一授西文,一授算学,委监院一人管理院中一切事宜。一面购置仪器图籍,由地方绅士保送年二十以内之举学贡生监,饬据该总办考取覆试,接见询问,择其行谊笃实,文理优长,并平究心实务而无嗜好习气者,于本年四月二十日送院肄业,但予奖赏,不给膏火,学以五年为限,并明定规约,妥立课程,每日肄业之暇,令泛览经史国朝掌故及中外报纸,务期明体达用,以孔孟程朱为宗旨,将有得之处撰为日记,按旬汇送查考,每月教习以朔日课西学,总办以望日课西学,年终由臣通校各艺,分别等第,勤者奖,惰者罚,不率教者斥,优异者存记。选翻译之人译述各种有用之书,为振兴学校之助,所有常年经费并教习翻译监院及司事人等薪修工资并奖赏火食等,每年需银五千余两。此外尚有随时购置仪器图籍暨学生纸笔一切杂用不在此数。除将东城书院每年膏火银一千两全数拨用外,于各书院奖赏存典生息项下岁提息洋三千元有奇,及各局裁省减并共洋四千元有奇,合计尚不及万,均未动支正项。当此开办之始,规模不敢过侈,俟经费稍充,再图展拓,省外各府署,经臣分札饬办,如宁波、绍兴、金华、湖州、台州、严州、海宁等属,或就书院加课,或设学堂专课,各视经费多寡,议章开办,亦均未请动帑项。臣当随时督察,冀收实效。将来该书院学生学业成就,如有才能超异者,由臣咨送总理衙门以备器使,各府属学生有可用之才,由该府禀请调省考验,一体咨送,以广出身,而资鼓励。”(此文为复印件,原件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当年,光绪皇帝就御批了廖寿丰要求开办求是书院的奏折;并根据奏折的基本精神,廖寿丰携杭州知府林启及一批地方乡绅创办了求是书院。当年招收了“举贡生监”30名。次年,又扩充学额,分设内、外两院,以原来的30名为内院生,另招外院生60名,以有志于讲求新学者为合格。

廖寿丰在奏折中阐述了书院的办学主张:“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书院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史地、博物、音乐等现代课程以及造船、种植、矿物、制造等技术科目,成为当时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场所。书院还创办了自费留学,1898年和1902年输送许寿裳等32名学生赴日本留学。求是书院的创立,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以后的新式高等学堂的办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廖寿丰当年创办的求是书院,后来改为大学学堂。虽然几经波折,但它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海内外闻名的重点大学—浙江大学。他所提倡的“求是”校风,源远流长,延至今日的浙江大学,并进一步弘扬光大,逐渐升华为“求是精神”,成为浙江大学的精神瑰宝和宝贵的光荣传统。

载于《永定文史资料》32期

作者简介

罗福初,笔名闽山碧,永定区金砂乡人。福建作家协会会员,闽西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金砂之光——丹心铁血写春秋》、《金砂之光——丹心铁血写春秋》修订版、《土楼春秋——悠悠青史话永定》、《客家骄子》、《地灵人杰竞风流》、《赤竹风云录》、《(金砂半铺里豫章郡)罗氏族谱》等书,还参与编写《永定客家礼俗》一书。其中《金砂之光——丹心铁血写春秋》一书被国家图书馆收藏;《金砂之光》《土楼春秋》被《中国评论》杂志评为“两岸共同品牌”。

来源:好山好水好生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