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红豆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拟以4.85亿元收购关联方红豆居家线上业务资产组。这一交易不仅因其高溢价引人注目,更被视为红豆股份突破男装局限、拓展舒适服饰品类的重要战略布局。
拓展舒适服饰品类
作者 | 胜马财经 陆马
编辑 | 欧阳文
10月15日,红豆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拟以4.85亿元收购关联方红豆居家线上业务资产组。这一交易不仅因其高溢价引人注目,更被视为红豆股份突破男装局限、拓展舒适服饰品类的重要战略布局。
从标的资产的盈利能力来看,红豆居家线上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8.39亿元、净利润3494.55万元,2025年1-6月实现营收2.85亿元、净利润1211.62万元,相比之下,红豆股份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则继续亏损1.09亿元,红豆正试图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突破男装边界
拓展舒适服饰品类
红豆股份公布的收购计划细节显示,公司拟向关联方红豆居家及其子公司、红贝服饰购买剥离后的“红豆居家线上业务资产组”。这笔交易实际对价达4.85亿元,标的资产主要包括红豆居家线上业务的研发设计、销售、采购等相关资产与负债。
收购还包括在天猫、京东、唯品会、抖音、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运营的红豆居家系列产品线上店铺,以及相关的399项专利。交易完成后,红豆股份将收购红豆居家线上业务所涉及的5个经营主体100%股权,包括红朔服饰、红聿服饰、红玥服饰、东新服饰和匠心服饰。
为保障上市公司利益,交易设置了业绩承诺。红豆居家承诺标的资产2025-2027年度实际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3600万元、3900万元和4100万元,三年合计不低于1.16亿元。若未达到承诺净利润,红豆居家将按约定进行补偿,为这场关联交易增加了一层保障机制。
从规模到价值竞争
重构主业估值逻辑
此次收购背后反映了红豆突破男装边界、拓展品类的战略需求。近年来,红豆股份持续推进“舒适红豆”战略,致力于优化渠道结构,提升门店运营效能。从红豆股份的收入结构来看,公司目前休闲服占比最高达31.47%,其次是衬衫(18.98%)、裤子(13.58%)和运动装(9.89%),男装品类占比超过70%,结构相对单一。
收购红豆居家线上业务,可帮助公司快速切入家居服、内衣等品类,与现有男装产品形成互补,完善产品矩阵。有专业人士指出,当前内衣居家服饰市场正处于增长期,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5%,尤其线上渠道的增长将更快。
服装行业正经历从“规模竞争”到“价值竞争”的转变,男装风格向简约家居服风格延展,穿着界限日益模糊。在此背景下,红豆股份需重构主业估值逻辑,而“舒适”这一红豆68年来贯穿男装与居家服两大品类的核心基因,成为其破局的关键。
整合线上线下
构建差异化壁垒
从业务协同角度看,此次整合确实能为红豆股份带来一定战略价值。红豆股份拥有成熟的服装制造能力和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而红豆居家线上业务资产组则具备较强的线上运营经验。红豆股份线下有近1000家门店渠道,结合红豆居家的电商渠道全覆盖,可实现全渠道融合。
在供应链方面,红豆居家与高端原料供应商合作,包括中国的鄂尔多斯山羊绒、奥地利的天丝莫代尔纤维、美国的LYCRA和COOLMAX等;红豆股份则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建成5G智能工厂,实现了业务、计划与生产全数据流的打通。
在产品研发方面,红豆已参与制修订了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13项、团体标准10项,由红豆股份负责起草的《舒适衬衫》团体标准,更是填补了行业空白。通过整合,红豆股份有望形成覆盖制造、营销与研发的全链路竞争优势,助力品牌向舒适化、年轻化升级。
来源:胜马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