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山西智能体育文化大会圆满收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1 08:28 1

摘要:金秋时节,三晋大地硕果飘香;智慧赋能,体育文化焕新登场。10月17日至19日,“首届山西智能体育文化大会”在太原南站·国贸T6馆成功举办,为期3天的盛会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形式,为山西智能体育产业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山晚铺子亮相大会。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胡续光摄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李婕)金秋时节,三晋大地硕果飘香;智慧赋能,体育文化焕新登场。10月17日至19日,“首届山西智能体育文化大会”在太原南站·国贸T6馆成功举办,为期3天的盛会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形式,为山西智能体育产业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本次大会以“智汇三晋文体互融”为主题,由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文化会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政府、山西省体育产业协会、山西晚报社等多家单位协办。大会创新采用“1+ 2+N”办会模式,构建“展示+体验+竞技”全场景空间,为公众呈现了一场集现代化、科技感、文化范于一体的文体盛宴,既是山西体育事业智能化发展的全新探索,也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更为智能体育产业提供了展示舞台。
以“智能应用”和“智力比拼”为核心,大会策划了4大系列高规格专业赛事,吸引全国各地专业选手参赛;为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同时打造了20个零门槛体验赛,并设置多元潮流互动项目。其中,作为山西忻州地区传统民俗活动的非遗“挠羊赛”现场助阵,引人关注。挠羊赛是中国式摔跤在忻州的独特形态,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历经元明发展、清代完善,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承载当地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忻州也于1960年获“摔跤之乡”称号。此次大会上,一级运动员、“挠羊汉”董凯文与多次斩获省赛冠军的贺鹏两位资深选手,现场展示了挠羊赛赤膊上阵、一跤定胜负的传统特色。他们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传统体育的力量,更生动诠释了“发展智能体育并非摒弃传统体育”——当有着千年历史积淀的挠羊赛,以助阵表演的形式融入充满科技感的智能体育场景,既为大会注入了深厚文化底蕴,也让赛场因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更具看点。
大会集中展示了智能体育产品与文体融合业态,让“科技赋能体育”理念直观可感。VR/AR技术装备、智能可穿戴设备、互动机器人等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荣耀、捷安特、新和等知名企业携智能自行车、电子竞技设备、运动文创产品参展。同时,大会聚焦“体育+教育”“体育+旅游”等融合方向,推出特色文旅体育产品,山西特色非遗、太原市小店区特色产品也同步亮相。

现场
主题沙龙众嘉宾建言献策碰撞出多元融合思想火花

为深度探讨智能体育发展路径,大会特设主题沙龙环节,围绕“科技革命如何引领体育未来发展”“如何通过‘文化创意赋能体育产业智能多元化’,让山西体育兼具科技‘硬核’与文化‘柔软’”两大核心议题,邀请山西省会展行业协会会长徐婕、晋中市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宋建忠、山西新和实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海峰、太原市万柏林区数字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李丹四位嘉宾,结合山西本土资源与实践案例建言献策,碰撞出多元融合的思想火花。
沙龙中,嘉宾们聚焦“非遗文化与体育产业的结合”展开讨论。大家提出,山西“挠羊赛”“飞火流星”等非遗项目已在全国体育赛事中崭露头角,既展现三晋文化底蕴,也实现体育与文旅初步融合;若能进一步嫁接现代体育产品,在“两山七河一流域”景区场景中融入智能化非遗体验项目,或将成为推广山西景区的全新路径。
在“科技赋能体育场景创新”层面,嘉宾们提出多项具体构想。以《黑神话:悟空》带动山西文旅热度为灵感,将山西古建通过3D扫描技术植入《和平精英》等热门游戏,打造“山西特色地图”与本土NPC,实现“游戏即宣传”;在定向赛、马拉松等体育赛事中融入AR技术,让参与者扫描景点或标志物即可获取文化讲解与赛事线索,使运动过程成为文化体验之旅;同时依托智能穿戴设备与APP,构建“体育+文化”数据生态,让用户在运动中同步感受山西文化魅力。
企业代表也在沙龙中分享“文化+智能体育产品”落地成果。山西本土企业已将平遥漆器、九龙壁等非遗元素融入智能哑铃、健身器材设计,相关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反响良好;今年更推出“山西标志性建筑定制服务”,消费者可自主选择图案,实现产品与文化的个性化结合,并邀请现场观众前往体验区感受智能体育用品,通过市场反馈进一步优化了产品设计。
沙龙最后,嘉宾们达成共识,山西智能体育发展需“政企民协同发力”——企业发挥技术与产品优势,政府明确政策方向与资源整合,大众释放参与热情与消费需求;唯有三方形成合力,才能让智能体育真正走进社区、校园与日常生活,推动山西体育兼具科技“硬核”与文化“柔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展商说
本土品牌各展特色注入人文消费活力

在首届山西智能体育文化大会现场,除了科技感十足的体育项目,各参展商凭借鲜明的本土特色与创新服务,成为会场内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亮点。山晚铺子、有米咖啡、麦法姆都市农场等展商各展所长,从文创产品到田园体验,从特色咖啡到本土服务,为参会者带来多元消费选择,也展现了山西本土品牌的活力与潜力。

山晚铺子
文创为媒,激活山西本土文化魅力

作为山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文创品牌,山晚铺子此次以“本土文化传播者”的定位亮相大会,展区内满是融入山西元素的特色文创产品,成为参会者感受三晋文化的“微型窗口”。
展台上,印有应县木塔、平遥古城等山西古建图案的笔记本整齐陈列,封面采用耐磨材质,内页还穿插古建知识小贴士,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性;融入晋剧脸谱、皮影纹样的钥匙扣,以金属与珐琅工艺打造,色彩鲜明且小巧便携,成为不少人随手选购的伴手礼;还有印有“山西老陈醋”“刀削面”等本土美食元素的帆布包,设计简约时尚,既贴合日常使用场景,又暗藏“山西记忆”。
据展区负责人介绍,山晚铺子始终以“激活本土文化资源”为核心,目前已在全省多家景区、邻里书房开设线下网点,打破传统纸媒单一形象,构建“线上+线下”的文化消费渠道。此次参展,除了展示现有文创产品,更计划收集参会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反馈——后续还将推出全新神话系列IP文创,以更年轻、多元的设计语言,让山西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麦法姆都市农场
田园体验+香草文创,解锁自然消费新场景

麦法姆农场(音译自“my farm”),为本届大会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然的田园之风。作为太原首家野趣团建农场,麦法姆农场远不止于传统的果蔬采摘,它更是一个融合农、文、旅、研学的综合性创意平台。
展区内,16种纯手工香草制品是绝对主角:融入平遥漆器纹样的植物皂,适配敏感肌使用;玫瑰薰衣草荷香珠采用花草压制工艺,无需点燃即可散发淡香味;迷迭香纯露更显稀缺珍贵,一天仅能产出10毫升。创始人马也誉,一位从美国加州学成归来的90后创业者,热情地介绍:“我们的核心是将自然与创意连接。比如这款由柠檬香茅薄荷粉制作的手工皂,不仅富含一大勺完整的植物粉末,清洁的同时更能滋润肌肤,真正做到全天然、零添加。”
除了精美的文创产品,麦法姆农场更提供深度的体验服务。从香草认知科普到古法蓝染,从制作丝瓜络沐浴用品到萃取仅有10毫升的迷迭香纯露,农场将一场简单的团建或沙龙,升级为一次关于自然、健康和美学的沉浸式旅程。其服务对象广泛,从企业团队到高校校友会,再到老年大学,麦法姆用其“6大系列80+团建课程”证明了农耕文化正以一种新颖、有趣的方式在都市人群中传承与焕新。

有米咖啡
20年匠心定制,一杯咖啡品出本土巧思

在喧闹的展区一角,一辆布置得格外温馨的移动咖啡车——有米咖啡,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香气四溢的休憩驿站。创始人凭借20年咖啡行业经验,以“定制化咖啡豆+特色口感”圈粉无数,成为参会者缓解疲惫、享受片刻休闲的热门选择。
有米咖啡,是山西晚报参与策划创立的咖啡品牌。此次特别以咖啡车的形式参展,旨在为智能体育大会增添一抹休闲文化的亮色。创始人对咖啡的理解远超寻常,他亲自与云南豆商沟通,参与烘焙曲线的定制与拼配方案的研发,追求极致风味。他拿起一包名为“草莓园”的豆子介绍:“这款豆子是我特别研制的,它带有明显的草莓清甜与奶油绵密感,尾调还藏着淡淡酒香;“焦糖布丁”则以焦香为主,口感醇厚且不苦涩,即使是不常喝黑咖啡的人也能接受。咖啡的酸甜苦咸鲜是它的本质,我们做的不是去掉苦,而是让各种风味达到完美的平衡。”
从云南的特定产区到独特的发酵处理法,有米咖啡的每一款产品都蕴含着对专业的坚守与对市场的前瞻。这辆小小的咖啡车,不仅是一处饮品补给站,更是一个移动的咖啡文化沙龙,让科技与运动爱好者们在浓郁的香气中,品味到了一段关于时间与专注的故事。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李婕

来源:太原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