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者苦,消费者当珍惜粮食,粒粒皆辛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1 08:19 1

摘要:在当下的社会语境里,“难”似乎成了大家挂在嘴边的高频词汇。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感慨着生活的不易,经济的波动、职场的竞争、生活的压力,仿佛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浪潮中艰难前行。然而,在我这个从农村出身、身为农民儿子的人看来,今年最难的群体,无疑是广大的农民。

为农者苦,食者当惜

在当下的社会语境里,“难”似乎成了大家挂在嘴边的高频词汇。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感慨着生活的不易,经济的波动、职场的竞争、生活的压力,仿佛每个人都在命运的浪潮中艰难前行。然而,在我这个从农村出身、身为农民儿子的人看来,今年最难的群体,无疑是广大的农民。

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农民的艰辛也有着切身体会。未来,我打算用更多的文字,去书写农民的故事,去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因为,农民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尤其是在今年。

把目光投向北方的农村大地,今年那连绵不绝的雨水,仿佛是老天爷无情的考验。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里,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眼看着庄稼就要成熟,丰收在望,可这持续的降雨却让农民们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土地被雨水浸泡得泥泞不堪,根本无法下地收割。国庆节期间,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眼前的景象让我心酸不已:在那一片片湿漉漉的玉米地里,有人穿着雨衣,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双手不停地掰着玉米。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焦急,几个月的辛勤劳作,怎能眼睁睁看着庄稼烂在地里呢?

好不容易盼到雨停,可天气预报又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农民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预报说过两天还要下雨,收割机根本无法开进满是泥泞的地里。无奈之下,农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一穗一穗地把玉米收回来。那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啊!他们弯着腰,在泥地里艰难地劳作着,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湿透了衣衫。有些地方的土地实在太软,机器根本无法施展拳脚,连麦子也种不上。时间就在这焦急的等待和无奈的忙碌中一天天过去,农民们只能干着急,却无能为力。

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生活的常态。他们一年到头与土地为伴,春种秋收,靠天吃饭。老天眷顾时,或许能有个好收成;可一旦遇到天灾,一年的辛苦就可能付诸东流。有网友说,自己老家在山东菏泽,那里也下了一个多月的雨,整个地区仿佛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玉米都倒在地里,被水浸泡着,现在地里全是积水,至于小麦能不能种上,实在是难以预料。还有一位河南的网友也分享了他的遭遇,今年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玉米在地里都发芽了,根本无法收进粮仓。而我自己的老家也是河南,现在种玉米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附近有山,山上的野猪太多,刚刚长成的玉米,一个晚上就可能被野猪糟蹋得精光。农民们的辛勤付出,就这样被无情地破坏,他们的无奈和心酸,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呢?

其实,今年农民们面临的困境远不止秋雨这一场灾难。夏天的时候,北方很多地方连续两个月没有下雨,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大地仿佛被放进了烤箱。40多度的高温,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很多庄稼苗都在这酷热中旱死了。那些幸存下来的庄稼,本以为能迎来丰收的喜悦,却又在秋天遭遇了连阴雨的袭击。中国农民依然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他们的生活就像在悬崖边上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深渊。

回顾过去,农民们的艰难从未停止。2021年,北方农村遭遇了大水灾,玉米地里的玉米被淹死了一大片。由于土地积水严重,连一米宽的三轮车都无法进入,农民们只能靠人力,一趟一趟地把玉米背出来。那沉重的玉米袋子,压弯了他们的脊梁,也压在了他们的心头。2022年,又遇上了大旱,为了保住庄稼,农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浇水灌溉。我小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地里掰苞谷。那时候,我就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

虽然现在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山区,由于地形复杂,机器根本无法进入,农民们依然只能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耕种和收割。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耕耘着,为我们提供着赖以生存的粮食。他们是社会的基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地方,因为拆迁等原因,土地被政府征收,但暂时还未开发利用。农民们便在这些荒地上开荒,种上蔬菜和粮食。然而,今年的天气却让他们的努力再次付诸东流。小麦播种时遇到干旱,只能拉水灌溉来保住幼苗;好不容易熬过了干旱,后期又遭遇了连续的降雨。农民们在天灾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他们的命运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掌控着,无法自主。

在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中,农民一直是靠天吃饭的群体。在我的老家,常常出现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不该下雨的时候却下个不停的情况。玉米收回家后,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就会面临发霉、长毛甚至发芽的问题。这不仅意味着农民们的劳动成果付诸东流,还可能让他们陷入经济困境。他们一年到头辛勤劳作,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地里的收成上,可到了收获的季节,天气却常常不如人意。

看到农民们如此艰难的处境,我深感同情。他们是整个社会中最朴实、最勤劳的群体,却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养活了千千万万的人,可自己却常常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在此,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那是农民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无尽的汗水换来的。我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应该想起那些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农民,想起他们的艰辛和不易。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拒绝浪费,以实际行动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因为,只有懂得珍惜,才能真正体会到粮食的珍贵,才能真正理解农民的伟大。

来源:纪录河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