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上海浦东新区,天色渐渐暗下来,街上的车流依然川流不息。
201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上海浦东新区,天色渐渐暗下来,街上的车流依然川流不息。
张强坐在自家阳台的藤椅上,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眼睛却死死盯着腿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张强今年42岁,在一家投资公司做中层管理,收入稳定,生活看似安稳,但他最近却迷上了一样新奇的东西——比特币。
屏幕上的交易平台界面不停闪烁,价格曲线像心电图一样跳动,充满了未知的诱惑。
他已经研究比特币好几天了,翻遍了论坛、博客,甚至还看了几篇英文资料。
“600块一枚,现在入手还来得及,再晚怕是买不下了。”他低声自言自语,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
他查到比特币几年前才几块钱一枚,如今已经涨了几十倍,网上有人晒收益,短短几年翻了上百倍。
他越看越觉得,这东西不简单,像是抓住了未来的风口。
他开始在心里盘算:手头有450万,是早年炒房赚来的,现在房价涨势放缓,不如把钱全投进比特币,搏一把大的。
“如果买8000枚,涨到一万块一枚,那就是8000万!”
这个念头让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心跳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敲着桌子。
“你在那儿嘀咕什么呢?”妻子陈丽端着一盘水果走过来,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好奇地问。
“我在想,要不要把家里的钱都拿去买比特币。”张强半开玩笑地说,眼睛却没离开屏幕。
“比特币?那是啥玩意儿?”陈丽皱起眉头,语气里满是不解。
“就是一种网络上的数字货币,国外已经开始流行了。”张强认真起来,“我觉得它会大涨,可能是改变我们未来的机会。”
陈丽的脸立刻沉下来:“你是说要把家里所有的钱,拿去买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脑子没坏吧?”
“丽丽,我不是瞎来,我是干金融的,我懂趋势。”张强放下茶杯,语气坚定,“这不是赌博,是投资,未来的趋势!”
“你别跟我扯那些大道理,你是懂钱,可你也不是未卜先知!”陈丽的声音高了几度,“女儿明年要上小学,房贷还有六年没还清,我爸妈身体也不好,你想拿这些钱去冒险?”
“我不是全赌上,是给咱们十年时间。”张强看着她,眼神里透着执着,“十年不动这笔钱,输了我们还有工资,赢了我们一家人下半辈子都不用愁!”
那天晚上,两人吵得不可开交,谁也没说服谁,气氛冷了好几天。
最后,张强还是下定了决心,他卖了家里一套投资房,把股票和基金清仓,又找亲戚借了点钱,凑齐了500万。
他分批在交易平台上买了8000枚比特币,然后把币转到冷钱包,私钥打印出来一份藏在老笔记本里,另一份加密后存到邮箱。
“十年不动。”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三个字,夹在私钥纸旁边,小心翼翼地锁进抽屉。
那天夜里,他坐在书房,盯着屏幕上的交易记录,心里像是吃了定心丸。
他觉得自己抓住了未来,却不知道,这场豪赌赌上的不只是钱,还有家庭的信任和生活的平衡。
02
买下比特币后,张强像是跟自己签了一份“十年之约”,把比特币锁在冷钱包里,再也没动过。
刚开始的两年,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打开行情软件,盯着价格从600元涨到2000元,又跌回1000元,再跳到5000元。
他的心情跟着价格起伏,心跳时快时慢,但始终咬牙没出手。
“这是赌十年,不是炒短线。”他一遍遍告诉自己,强迫自己关掉软件。
可现实却没给他喘息的机会,2016年,公司裁员,他不幸被裁,拿着赔偿金想自己创业。
他先是跟朋友合伙搞了个跨境电商平台,结果刚上线就遇到政策收紧,资金链断了。
后来又投资了一家小酒吧,半年不到,房租翻倍,生意撑不下去,只能关门。
创业没赚到钱,家里的开销却越来越大,房贷、女儿的学费、岳父的住院费,像一座座山压下来。
家里全靠陈丽的收入支撑,她在一家物流公司做财务,工资不高但稳定,经常加班,还接了点私活帮人做账。
张强白天跑项目,晚上回家看到妻子对着电脑敲数字,眼神疲惫,心里既愧疚又烦躁。
“你能不能去看看那些比特币现在值多少钱?”陈丽终于忍不住问,“你不是说会涨吗?涨了就卖点出来,咱们不至于这么拮据。”
张强摇头:“现在还不到时候,卖了就前功尽弃了。”
“你到底在等什么?都快2020年了,那些钱放着有什么用?”陈丽的声音带着怒气。
“丽丽,我说了,现在还不是时候!”张强的语气也硬了起来。
“你是信它,还是不敢面对它?”陈丽冷冷地扔下一句,转身回了卧室。
这句话让张强愣住,他没接话,默默走进书房,关上门。
之后,这样的争吵时不时就会爆发,有时是因为女儿的夏令营费用,有时是因为陈丽加班太累让他多分担家务。
每次争执,话题总会绕回比特币,陈丽抱怨:“我们像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
张强只回一句:“你不懂投资。”然后不再多说。
其实他心里也慌,2017年比特币一度冲到10万一枚,后来暴跌,又慢慢回升。
他不是没想过卖掉一部分,但又怕一旦开了头,就守不住了。
他索性不再看行情,不登录钱包,连电脑密码都不更新,只告诉自己:“不动,就是赢。”
但他心里也忍不住想:“如果比特币真能翻倍,我现在该多轻松。”
可他也清楚,这种轻松是有代价的,那把锁锁住的不仅是钱,还有整个家的希望。
陈丽赌的是耐心,而耐心,正在被生活一点点磨光。
03
2021年10月1日,国庆节那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打破了平静。
下午,张欣欣放学回家,刚进门就说头晕,抱怨学校空调坏了,教室里闷得像蒸笼。
陈丽以为是中暑,煮了点绿豆汤让她喝下休息,叮嘱:“多睡一会儿,别玩手机,晚上吃点清淡的。”
欣欣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蜷在沙发上,脸色不太好。
晚饭时,欣欣几乎没吃,捂着肚子说想吐,陈丽一摸她的额头,烫得吓人。
张强赶紧拿来体温计,一量,39.8℃,两人顿时慌了。
“先吃退烧药!”陈丽翻出药箱,手忙脚乱地找药。
可药吃下去不到两小时,欣欣开始呕吐,脸色惨白,眼神都有些涣散。
张强一看不对,抱起女儿就往外冲,连外套都没来得及拿。
出租车一路狂奔到医院,陈丽紧紧抱着欣欣,嘴里念叨:“她平时身体好,感冒都很少,怎么会这样……”
急诊室里,护士给欣欣挂上点滴,医生检查后脸色凝重:“建议转到市儿童医院,这情况不像是普通感染,可能要查脑部。”
陈丽吓得腿软:“医生,是不是脑炎?会不会很严重?”
医生没直接回答,只递来一张住院单:“先签字,尽快安排检查。”
接下来的几天像噩梦,CT、脑电图、血检、基因检测,一项接一项,医院的电话不断催促缴费。
第五天,医生把两人叫进办公室,拿着一叠报告,语气平静却沉重。
“确诊了,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幸好发现得早,还能控制。”医生说,“但治疗要马上开始,不能拖。”
“大概要花多少钱?”陈丽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前期用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后续可能需要靶向药物,保守估计40万起步,病情反复可能要上百万。”
陈丽脸色煞白,身子一晃,差点摔倒,张强赶紧扶住她。
他们买过保险,但保单是几年前为贷款买的,报销额度低,几乎帮不上忙。
回到家,两人对着账本算了半天,银行卡里只有6万,信用卡总共15万额度,早就透支了大半。
陈丽翻开手机通讯录,一个个联系亲戚借钱:“小芳,我家欣欣生病了,急需钱,你能不能……”
“姐,我知道你刚买房,但我们真的没办法了……”
回应她的多是抱歉和推辞,堂哥甚至直接回了两个字:“没办法。”
晚上十点,欣欣刚睡下,陈丽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盯着地砖发呆,眼圈红得吓人。
张强交完押金回来,手里攥着缴费单,喉咙干得说不出话。
陈丽突然站起来,走到他面前,声音颤抖:“我求你了,你不是说比特币是咱们的底牌吗?现在欣欣在ICU等着救命钱,你去看看,好不好?”
张强愣住,攥着单子的手微微发抖,过了几秒,他点点头:“好,我去查。”
回家时,天已经亮了,张强推开书房门,翻出那个装私钥的信封,里面是当年的打印纸和一张说明。
他打开那台五年前的旧笔记本,系统卡顿得像老牛喘气,屏幕一闪一闪。
他小心翼翼地铺平私钥纸,手心全是汗,像是捧着一件易碎的古董。
桌角还放着几张医院的缴费单,每张上都印着“未付款”的红字。
张强深吸一口气,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惨白一片。
这一刻,他的人生像是从数字世界坠回了现实。
04
笔记本启动慢得像在考验耐心,风扇吱吱响,屏幕卡得一动一顿。
张强打开浏览器,跳出一堆插件错误,他皱眉关掉,直奔当年的国外邮箱。
他输入账号密码,屏幕弹出“账号已注销”的提示。
他不信,又试了备用密码,还是不行,点“忘记密码”,系统冷冰冰地显示:“账号长期未登录,已无法恢复。”
他愣了几秒,翻遍垃圾箱和草稿箱,空空如也。
“冷静!”他低声对自己说,放下笔记本,翻抽屉找出那张私钥纸。
他一行行对着敲,却发现当年的冷钱包软件早就卸了,只能重新下载。
打开官网,页面提示:“此产品2019年已停更,请使用新版本。”
新版本的下载链接却打不开,论坛里全是用户在问“旧私钥怎么导入”。
有人说要用特定版本的软件,有人提到命令行重构钱包,但张强完全不懂。
他硬着头皮下载了个“可能兼容”的版本,安装后却提示:“私钥格式错误或损坏。”
他反复粘贴、检查、重试,每次都失败。
整个下午,他从一个论坛跳到另一个博客,搜遍了能找到的教程。
手机响了几次,是陈丽催缴费的短信,他没回,手指一直在抖。
晚上十点,他眼睛布满血丝,桌上堆满草稿纸、U盘、拆开的笔帽。
他脑子一片混乱,怀疑是电脑系统的问题,翻开回收站,找到一个旧压缩包。
解压失败,提示“文件损坏”。
他又翻出卧室的旧硬盘,记得上面存过备份,插上后却没反应。
换了根线,终于识别,他屏住呼吸翻找,却一无所获。
他突然想起,三年前重装系统时,修电脑的人问过:“硬盘要不要备份?”
他当时随口说了句:“清了吧,没用的。”
这一刻,他背脊发凉,整个人瘫在椅子上,脑子嗡嗡作响。
接下来的三天,他白天陪女儿,晚上回家翻资料、查论坛、试恢复硬盘。
书房里堆满纸箱、光盘、散落的账本,他甚至想过找数据恢复公司,又怕私钥泄露。
第四天凌晨,他坐在一片狼藉中,双手捂脸,呼吸急促。
他第一次想到:“我是不是永远拿不到那些钱了?”
冷钱包、邮箱、私钥、软件——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错,现在全坏了。
他终于明白,比特币不是“守十年”就能变现的梦。
它需要你时刻维护,稍有疏忽,就可能全盘皆输。
05
天亮后,陈丽看他憔悴的样子,没再问钱包的事,默默守在医院。
欣欣高烧刚退,靠着点滴,脸瘦了一圈,眼睛无神。
张强提着粥和衣服回来,陈丽接过袋子,只说了句:“放着吧。”
晚上,欣欣睡下,陈丽靠着病房窗边,望着走廊的灯发呆。
张强站在她身后,沉默半天,终于开口:“钱包……打不开了。”
陈丽身体一僵,没回头,声音沙哑:“什么叫打不开?”
“邮箱注销了,备份也找不到了。”张强喉咙像被堵住,“我在想办法,但……”
陈丽转过身,脸色惨白:“你是说,钱没了?”
张强低头,轻轻点头,没敢看她。
陈丽盯着他,几秒后,眼泪涌上来:“你把我们一家的命,押在一个你连备份都找不到的破文件上?”
她声音压抑,却像刀子一样扎心。
“你知道我撑了多久吗?欣欣生病那天,我差点跪在医生面前求他们先治病……”
“我借钱被亲戚推来推去,还得笑着说没事……我以为你那点坚持能救我们!”
她越说越哽咽:“结果你守的,就是一个打不开的空壳!”
张强想解释,却一个字都说不出,低着头站在原地。
那晚,陈丽在走廊坐到半夜,回家时没再跟他说一句话。
接下来几天,张强刷爆了信用卡,借了高利贷,医院的欠费单越堆越高。
陈丽搬到病房陪护椅上睡,家里空荡荡的,像个账本,随时可能崩塌。
一天早上,医院又催缴费,张强靠着墙,掏不出一个子。
他们决定卖房,那套老房子是结婚时岳父帮付的首付,值300多万,但卖了就意味着家散了。
清理旧物时,储物间里翻出一堆杂物:发票、旧玩具、坏掉的遥控器。
墙角一个塑料布包着的旧笔记本让张强愣住。
陈丽小声说:“这不是你最早装钱包的那台老电脑吗?”
张强脑子一震,抓起电脑就往外跑,直奔街角的维修店。
店里老板是个年轻人,嚼着口香糖,瞅了眼电脑:“硬盘快废了,要恢复啥?”
“硬盘里的文件,钱包的备份,任何东西都行!”张强急切地说。
一小时后,老板递给他一个U盘:“还真找到个加密文件夹,像是钱包的。”
张强攥着U盘跑回家,插进台式机,屏幕显示“设备已连接”。
他装了个旧版钱包软件,警告“版本过期”,但能离线导入私钥。
他翻出私钥纸,颤抖着输入,手指僵硬得像不听使唤。
进度条卡了一秒,屏幕定住,他屏住呼吸。
“账户导入成功”的提示音响起,他整个人瘫在椅子上,眼角湿润。
张强瞳孔猛缩,呼吸急促,椅子吱呀一声,他死死盯着屏幕,脸色煞白。
“怎么……可能……”
来源:城市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