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嘉德2025秋季拍卖会11月隆重启幕,瓷器及古董珍玩部新增设「礼在野——茶香道具与书斋长物」专场,甄选79件各式作品,涵盖以紫砂为主的各式茶器、漆木等各质香具,同时辅以奇木奇石等文房清玩。
中国嘉德2025秋季拍卖会11月隆重启幕,瓷器及古董珍玩部新增设「礼在野——茶香道具与书斋长物」专场,甄选79件各式作品,涵盖以紫砂为主的各式茶器、漆木等各质香具,同时辅以奇木奇石等文房清玩。
本专场着力将传统工艺精髓与文人生活美学凝聚融合,同时注重作品的传承递藏,力争为藏家奉上一场兼具艺术价值与收藏潜力的文人雅器拍卖。
Lot 1113
清早期 “留佩”款朱泥小龙蛋壶
著录:《朱泥壶的世界》壶中天地杂志社发行,1990年7月出版页136。
款识:盖内“留佩” 壶底“竹窗闲楼一片云孟臣制”
尺寸:W 10.4 cm
《朱泥壶的世界》壶中天地杂志社发行,
1990年7月出版页136
此件茶壶以朱砂胎制成,造型呈龙蛋形。龙蛋形的样式多见于大壶,而本品容量仅百余毫升,尤为罕见。
壶盖内署款「留佩」二字。其落款方式、胎土特征及整体工艺,皆呈现出清早期的典型风格。
Lot 1116
清乾隆 六方高梨橘皮朱泥壶
著录:《中华茗壶选萃》捷鸿出版社,1981年3月,页26。
尺寸: W 9.2 cm
《中华茗壶选萃》捷鸿出版社,1981年3月,页26
藏界有云「一方顶十圆」、大抵说明陶瓷器成型里方器之难。此器方中带圆、圆中有方,古代巧匠炫技之妙、尽在其中。
成书于1981年的「中华茗壶选萃」一书,乃台湾地区最早出现的古壶专册,彼时台湾地区的藏壶风潮尚在曙光乍现之时,市场伪劣无多,是紫砂古器收藏中具有代表性时间轴的重要出版(此件拍品附赠出版物)
Lot 1161
清早期 朱泥桃形水洗
尺寸:L 14 cm
南京博物院藏圣思款朱泥桃形水洗
朱泥材质,质地细腻温润,技艺高超,一气呵成。枝叶蜿蜒盘曲,枝端上的桃实或大或小,自然饱满,为老桩增添了活力。与杯柄相连的枝干,古老苍劲,盘屈连叉,寓意长寿,颇具匠心。
此件桃洗虽无落款,但其工艺水准丝毫不逊于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圣思款桃洗。从目前所见的朱泥桃洗中来看,无论是泥料、工艺的手法、尺寸比例,还是整体的气韵,此件皆与南京博物院那件著名的圣思佳作极为接近,可谓最为相似的一例。
Lot 1144
清早期 沈存周制蟾蜍摆件
款识:“存周”刻款
尺寸:L 5.1 cm
此件锡器以蟾蜍为题材,形象生动传神。双目炯炯,四足有力,躯干肌理起伏,肌肉线条刻画细腻,极富生命气息。造型简练而不失张力,写实之中蕴含文人趣味,体现出极高的雕铸水准。
以蟾蜍为题材之文房器具由来已久,早在宋代即为文人所喜。米芾诗《雁山后》中有句:“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唯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可见蟾蜍意象自古寓吉祥与清雅,常被寄托文人情思。
香港艺术馆现藏一件明晚期朱缨所作之蟾蜍竹雕作品,其创作思路与艺术表现与本件可谓异曲同工,各自成趣,可资参考。
沈存周,活跃于明末清初,号竹居主人,浙江嘉兴人。康熙初,沈存周居嘉兴春波桥,能诗,善以锡制各式器具,以锡壶多雅驯。所治锡器,多镌以自作诗句。
香港艺术馆藏朱缨款竹雕蟾蜍
Lot 1156
明 建窑乌金釉兔毫茶碗
尺寸:D 12 cm
此件茶碗为建窑所造,属建窑体系中大窑所做,品质极高。碗形端庄挺拔,胎骨高密,釉色丰厚而润泽。通体呈乌金地,釉面光泽温润,皮壳质感细腻如革,釉水流动自然,盈盈若脂。
宋代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所云“盏色贵青黑,玉豪条达者为上”。此碗正具其所论之贵气与法度。此碗为传世之品,包浆肥厚,口沿包银扣,茶碗的高度口径与日本多个馆藏重要文化财建盏作品一致,实为传世佳器,堪称建盏中上品之作。
Lot 1172
明 白釉茶杯
尺寸:D 12 cm
此碗呈倒钟形,圈足外撇,釉色为极淡的青绿色,表面带有开片纹。釉层在碗内及底部处略厚,釉线止于足上方。
艺术来源与影响:该造型源自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器风格,反映出早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影响,是典型的“中西合流”器形。
玛丽与切尼·考尔斯(Mary and Cheney Cowles)夫妇的中国陶瓷收藏,在过去五十年间由考尔斯夫妇静静而谨慎地组建完成。他们从世界上最顶级的古董商与拍卖行购得藏品,凭借敏锐的审美眼光和对品质的严格要求,逐渐形成了这套体系完善、格调高雅的收藏。
Lot 1124
明末清初 罗汉竹茶则
尺寸:L 18.4 cm
天然罗汉竹随形片取,茶则内侧自然老化,横纹开片犹如古琴的蛇腹段,极其古朴,耐人寻味。
Lot 1141
明 灵璧石小山子(原配紫檀底座)
尺寸:H 10.8 cm
此件作品为灵璧石中较为稀少的“皖螺灵璧”,质地坚韧细腻,石色古润,音清而凝。其造型奇巧多变,立峰多面可赏,前后疏密有致,转折间呈现出山峦起伏的层次之美。立观时峰势峭拔挺立,横置则气韵转为悠远深邃,尽显高古审美意趣。部分角度观之,形态与明末清初竹雕山子相近,蕴含古人山水之情与文人寄意之趣。
此石配有两件底座:其一为紫檀底座,制作精良,包浆古穆,年代可上溯至清代早期;另一为清末时期在日本收藏者所配,工制考究,并附有精良的日本传统包装,流传有绪。
整体石形、质地及底座设计,均与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桥虹迭翠”摆件(364万港币成交)极为相似,无论尺寸、石质,抑或底座构思,皆可谓异曲同工,颇具参考价值。
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拍品“桥虹迭翠”摆件
Lot 1142
明末清初 英石供
著录:《文房清供展》木耳社出版,福冈市美术馆展览,1982年11月,Lot 99。
尺寸:H 18 cm
《文房清供展》木耳社出版,
福冈市美术馆展览,1982年11月,Lot 99
英石,石色湛黑,透出灰,青色底蕴,色泽莹润,石表嶙峋遍布,间有深嵌涧壑。此石横卧山体,多面可观,其形如海外仙山,形绝势险,群峰耸峭险危,奇巧殊绝,有若鬼斧神工,浑然天成。供石多为片石,罕见如此方般极近四方立体形。此石质石种与翦淞阁旧藏一飞来峰可资对比,此件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福冈市美术馆展览并著录,尤为难得。
Lot 1173
明治时期 北村静香制铁包银盖银壶
款识:箱款“北村静香”墨书
尺寸:H 18、W 16.5、重490g
此壶为北村静香的精品之作。壶身以整片银板经锤揲成形,盖为铁包银,并施以补丁尽显古拙之趣,工艺独特而富匠意。手柄铁打出,线条挺拔,。银与铁两种材质在此器中相得益彰,刚柔并济。
Lot 1177
明治 光玉堂制共把土瓶式铁壶
款识:箱款“御釜师光玉堂”墨书款
尺寸:H 16.3 cm
此件铁壶呈共把土瓶式,为铁壶高级品种。光玉堂所制,光玉堂所制铁壶质地精纯,宜茶。造型端庄古雅,气息沉静内敛。出自日本匠人之手,却蕴含中国文人审美意趣,古今交融,器格非凡,实为铁壶中之上品。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
台湾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