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区域经贸合作迎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记者从通州区投促中心获悉,备受瞩目的“中国(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于今明两日在城市副中心举办。这场盛会汇聚了政策红利、产业机遇和务实合作,将为首都功能新载体与东盟经济体
本报讯(记者 赵鹏)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区域经贸合作迎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记者从通州区投促中心获悉,备受瞩目的“中国(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盟贸易投资推介会”于今明两日在城市副中心举办。这场盛会汇聚了政策红利、产业机遇和务实合作,将为首都功能新载体与东盟经济体的深度对接搭建桥梁,加强副中心和东盟国家绿色发展合作,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为双边合作带来全新动力。
东盟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疆域达449万平方公里,人口6.7亿,是世界经济稳定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参与者,在全球治理和区域联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它所倡导的多边主义合作模式,让中国和东盟的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目前,中国与东盟已经连续多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总值达到6.99万亿元;2025年前8个月,同比增速又攀升至9.7%。随着自贸区3.0版将数字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纳入核心合作领域,再加上RCEP协定的协同增效,区域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副中心是全国首个“两区”建设综合试点,已经形成了“国际商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的产业体系,在跨境金融、绿色基建、智慧政务等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北京的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实力,正好能精准对接东盟的数字转型需求。这次推介会将聚焦副中心的产业发展优势、营商环境特色以及重点合作领域,让自贸协定的红利直接惠及市场主体。
依托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成果,副中心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正从传统贸易向价值链深度融合升级,数字经济协同、绿色供应链共建、现代服务业互通这三大领域,将成为核心发力点。副中心会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口岸等技术与东盟市场对接;针对东盟新能源转型的需求,推介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和低碳基建解决方案;借助副中心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平台优势,吸引东盟的农产品加工、电子制造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同时,大会还将推动北京的金融服务、工程设计、医疗健康资源“走进东盟”,复制通用技术集团医药合作的成功模式。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区域合作成为发展主流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经贸伙伴关系已迈入“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新阶段。自贸3.0版规则落地、RCEP深化实施等机遇,既为双边合作注入新动能,也对国际传播提出更高要求。此次推介会将通过聚焦双边经贸成果的本土化传播、联动政企媒搭建精准沟通渠道,让国际传播破除合作壁垒、切实服务中国与东盟经贸共赢。
从运河码头到东盟海岸,从数字基建到绿色未来,副中心与东盟的合作正迎来“黄金窗口期”。这场推介会不仅是务实合作的对接平台,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生动实践。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