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早上8:30,第三届家庭心理教育交流活动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如期召开,开幕式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家庭教育小剧场”课题负责人秦一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内容总策划
今天早上8:30,第三届家庭心理教育交流活动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委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如期召开,开幕式后,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家庭教育小剧场”课题负责人秦一铭,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内容总策划刘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副主任郭菲,巩义市心理健康学会会长姚慧敏,宁波简一心理创始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李艳文,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师李一岚,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首都科学讲堂公益大使荀焱,心理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悦,咨商心理学博士、高校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认证心理咨商督导师林烝增等专家在心理学家大会心圈子直播间进行了分享。
以下精选专家们的精彩观点分享给大家,文末有明日预告,大家及时预约。
秦一铭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家庭教育小剧场”课题负责人一个好的课程和活动,一定要符合三满意:主办方满意,参与者满意,讲师自己满意。
当孩子开开心心的跟你说,我打了一百分,你会回应什么呢?
你们班有多少个打100分的?
打100分有什么好骄傲的?
你这是瞎猫碰死耗子吧?
……
——心理戏剧告诉你,孩子已经受伤了
家庭心理教育的本质是看见孩子,孩子是一把雕刻刀来雕刻家长。
郭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副主任
“慢”可能代表孩子ta太累了——情绪耗竭了……
“时间观念”的发展进化,最需要“时间”。当你和五六岁的孩子强调要有“时间观念”,其实要注意ta的大脑还未发展出“时间知觉”。
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是对孩子极其重要的心理需要,对孩子青春期的发展影响巨大。
靠近而不干预,在场而不控制。——每位家长养育中的“修行”
李一岚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工业大学心理咨询师高敏感人群是一台高倍摄像机。
高敏感人群善于将自然现象上升到人生感悟。
高敏感人群占人群的20%左右,是一种很正常的特质。
每个人都是从敏感逐渐脱敏的过程。
高敏感的孩子需要换环境的话,需要准备很久,让孩子慢慢了解新环境的特点,就像高考生要提前了解考点一样
成熟的家长是能接受孩子的情绪而不被孩子的情绪卷入。
家里面孩子最爱“攻击”的人,往往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荀焱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首都科学讲堂公益大使
男性特质对绝对领地的把控需求更高。
角色灵活切换以及富有弹性是最完美的一种状态。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矛盾的存在都是必然的。
在家里,没人想当你的心理咨询师。
小彻小悟,人生可渡。
于悦 心理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争吵证明对关系还有期待,这不是一个坏事。
追逃模式的关系,如果能达到一个动态平衡,也没关系。
平等是任何关系建立的基础。
明日精彩继续,记得预约。
来源:猪猪美食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