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艾滋病十年翻番,孤独比病毒更可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18:42 2

摘要: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艾滋病患者在新报告病例中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7.4%跃升至2024年的14.8%,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攀升至17.2%。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神情落寞地走出感染科诊室,护士压低声音说,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位前来检查艾滋病的老年患者。

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艾滋病患者在新报告病例中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7.4%跃升至2024年的14.8%,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攀升至17.2%。

短短十年间,老年艾滋病患者比例增长近10个百分点。另一组数据表明,我国50岁以上新报告HIV感染者从2015年的3.28万例增至2022年的5.18万例。

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的是超过1.18亿空巢老人的情感困境与健康危机。

老年群体正成为艾滋病防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60岁以上患者在新报告病例中占比已达17.2%。

老年感染者中,男性约占75%,多集中于西南、华南地区,90.9%为异性性传播。

这一数据打破了人们对老年人无性需求的刻板印象,揭示了老年群体情感与生理需求的现实存在。

然而,与年轻患者相比,老年艾滋病患者的确诊和治疗面临更多挑战。

《中国老年艾滋病诊疗现状分析》报告指出,老年患者的平均确诊时间比年轻患者晚3-5年。

其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老年疾病,如疲劳、体重减轻、认知障碍等,这种延迟诊断不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还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中国老龄健康促进会2025年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6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83.5%的人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性健康教育。

更有69.7% 的人错误地认为老年人不会感染性病。这种普遍的认知误区导致许多老年人在发生性行为时未能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湖南某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透露:“我们收治的老年艾滋病患者中,超过90% 的人不知道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甚至有人不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

云南省疾控中心的科普资料指出,商业性行为、单身、无保护性性行为、不知晓艾滋病知识是中国老年人患艾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绝经后无需避孕套”或“无生育能力不必防护”,进一步加剧了感染风险。

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老年艾滋病问题的重要推手。 在孤独感的驱使下,一些老年人开始寻求情感和生理需求的替代性满足方式。

2025年公安部门的一项非公开调查显示,在一些城市的特殊服务场所,60岁以上的客人占比高达20%,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增加。

这些场所往往缺乏必要的健康管理和防护措施,成为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社区里不少丧偶老人会通过各种途径结识异性朋友,这本是人之常情,但问题在于缺乏必要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某养老社区的工作人员透露。老年人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但这种理解必须建立在健康安全的基础之上。

老年艾滋病患者不仅面临疾病的侵袭,还要应对年龄增长带来的各种挑战。

与一般HIV感染者相比,老年感染者存在一些普遍情况,如疾病进展快、合并症风险高、抑郁等心理情况严重等问题。

研究表明,60岁以上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50岁以下患者低12个百分点。

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种慢性疾病,药物相互作用复杂,加上免疫系统老化,恢复能力有限。

抑郁已成为老年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精神疾病。 感染者因遭受老龄化和艾滋病的双重夹击,相比青壮年HIV感染者和普通老年人群可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挑战。

面对老年艾滋病感染率逐年攀升的严峻形势,多地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打破性健康教育的禁忌是第一步。2025年初,多地已开始在老年大学、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开设老年健康教育课程。

据反馈,参加过这类课程的老年人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65%,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广东省近日印发的《广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探索结合有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5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开展艾滋病检测。

同时将性病艾滋病预防融入老年健康素养提升、心理关爱工作,开展定制化防治活动,减少不安全性行为。

加强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同样重要。“银龄互助计划”2024年底启动,在全国多个城市试点,通过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兴趣小组、志愿服务等,为老年人提供了健康的社交平台。

初步数据显示,参与该计划的社区,老年人孤独感显著降低,生活满意度提高了23%。

在应对老年艾滋病问题上,家庭的角色不可替代。 许多子女忙于工作,忽视了与老人的沟通,尤其是在性健康这样的敏感话题上。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由诞生开始即有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

随生命的逐渐消失,死亡也愈發顯露,最明顯的是失落。老年人面临失去身份、地位、财富、朋友、亲人等一系列失落,这些失落是老年人忧郁的根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毛雪琴建议,对于子女及家属而言,要主动关爱老年人,需要加强家庭层面的情感支撑,增加情感交流与互动。

首先要定期联系,子女定期打个电话,没事“常回家看看”;其次要学会倾听,给老人一个安静、温暖、充分的诉说空间。

创造“被需要”的价值感同样关键。在家庭内部多请教老年人生活经验,请他们负责家庭“要务”,鼓励他们为晚辈讲述家族历史、传承文化知识,体现他们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黄陵县疾控中心在2025年重阳节前开展的“关爱老年人,预防艾滋病”主题活动中,工作人员面对面向老年人普及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治疗措施。一位75岁的退休教师坦言:“老了也有需求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方式和足够的知识保护自己。我每年都会做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艾滋病检测,这已经成为我的健康习惯。”

星云大师曾说:“生命不是生老病死,死亡只是一种转化,未必是悲剧。”当生命步入黄昏,既需要社会的理解,也需要健康的守护。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收藏、关注、转发!#上头条 聊热点#

来源:生活奇思妙想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