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副AI智能眼镜太惊喜了!不用再依赖盲文书,想读哪页读哪页,还能解放双手,比手机辅助方便太多!”10月19日,由福建省盲人协会、福建省图书馆主办的“科技为眸,遨游浩瀚书海”——第42个国际盲人节科技助盲主题活动在福州举办。活动依托图书馆的优质文化资源与无障碍阅
这副AI智能眼镜太惊喜了!不用再依赖盲文书,想读哪页读哪页,还能解放双手,比手机辅助方便太多!”10月19日,由福建省盲人协会、福建省图书馆主办的“科技为眸,遨游浩瀚书海”——第42个国际盲人节科技助盲主题活动在福州举办。活动依托图书馆的优质文化资源与无障碍阅读环境,以“文艺展演+科技体验”的鲜活形式,让尊重与关怀在现场流淌,更让科技之光照亮盲人朋友的精神与生活之路。
有了“贴心伙伴”,重“建”光明更便利
图为盲人朋友现场体验
“能读文字,还能辨别纸张颜色!”清晰易懂的讲解后,盲人学生小佳在志愿者协助下戴上AI智能眼镜,脸上满是欣喜。她坦言,以前用助视器看字较为吃力,而AI智能眼镜能把书中内容清晰播报,眼睛也不酸胀,“对未来学习更有信心了”。更让她满意的是,眼镜侧边按钮可播放音乐,连手机蓝牙后还能实时播报导航路线。“使用感特别丝滑。以后购物找商品、就医找医生,终于不用只靠手机了”。
长期靠盲杖出行的盲人按摩师张先生,体验后更是难掩认可:“以前盲杖只能保安全,却不知道自己在哪、周边有啥。”而AI智能眼镜能实时播报周边店铺、路况,还解放了握手机的手,灵敏又靠谱。“最惊艳的是能精准报位,到没到目的地一看便知,不像工具,更像个耐心的朋友。”他也提出小期待:希望后续能降低信息延迟、提升网络速度,让体验更顺畅。
图为盲人朋友现场体验
辅具品类更丰富,残疾人有了新选择
对残疾人而言,辅助器具是康复路上的“得力助手”——从日常出行到沟通交流,它贯穿康复全环节,是帮助残疾人实现全面康复、提升独立生活能力、回归社会的重要支撑。那么,究竟什么是辅助器具?记者在福建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无论是特殊生产的产品,还是常见设备,或软件程序,只要能帮助残疾人预防、代偿、补偿、监测、缓解或降低残疾影响,都属于辅助器具。
聚焦视力残疾群体,常见辅助器具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如盲杖、单筒望远镜;二是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涵盖盲文写字板与笔、电脑读屏软件、盲用智能阅读器、智能听书机,以及手持式、台式、眼镜式等各类助视器,还有低视力专用滤光镜、光学放大镜等,品类丰富,能适配不同需求。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为助盲领域注入新活力,除了此次亮相的AI智能眼镜,电子导盲犬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选项”。福建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业务部负责人卓林全介绍,电子导盲犬依托传感器与AI技术,可实现自主避障、智能路径规划,部分还具备语音对话、场景描述功能,能精准引导使用者抵达目的地。
“传统导盲犬综合培养费用高,服役年限仅10-12年,还需专人照料。”卓林全对比道,电子导盲犬不仅避障、交互更精准,还能大规模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可缓解传统导盲犬数量短缺问题,使用者也无需顾虑动物的生理与情绪。不过,目前电子导盲犬仍处于“体验阶段”,未大规模投入日常使用——它需电池供电,效果受环境、天气影响,前期购置成本较高,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也需更多实践检验。
“传统导盲犬的价值同样不可替代。”卓林全补充道,它能应对复杂多变的路线,还能与使用者建立情感纽带,提供心理慰藉。“比起依赖技术,当下更重要的是让社会主动关注视障群体:一方面解决传统导盲犬进公共场所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改善盲道、盲文标识等设施,帮辅助器具克服‘水土不服’。”
政策兜底,共绘无障碍图景
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政策的坚实保障。日前,福建省印发通知,启动新一轮“福康工程”项目(2025—2027年),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配置康复器具——不仅免费适配假肢,还配套开展康复训练。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向户籍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申请,经审核后由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今年,我省还延续设立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残疾人康复救助、家庭无障碍改造,其中康复救助就包含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自2020年3月1日起执行的《福建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实施办法(修订稿)》,从救助对象、补贴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优化调整:救助对象新增持本省居住证的0-6岁残疾儿童,补贴100%覆盖的群体加入“特困供养户”,残疾儿童补贴年龄也从0-6岁扩至0-14岁;针对“辅助器具品种少、补贴标准低”的问题,调整了《省级补贴(指导)目录》,简化优化业务流程,辅助器具申请、审批、评估、购买、报销可全程在网上办理,实现最多跑一趟。
图为具体申报流程
数据见证政策实效:2024年,全省4.1万名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十四五”以来,累计16.85万人次残疾人受益,辅助器具适配率达99.59%。这些辅助器具早已不是冰冷的工具,更成了残疾人身边“忠实的伙伴”。
“AI智能眼镜等新产品,不仅便利日常,还能为教育、就业赋能。”福建省盲协会长莫良明说,它能帮盲人按摩师更好沟通、助力文艺创作,更能消除盲人朋友的心理障碍,让他们更勇敢地融入社会。他也提出诉求:“目前,智能辅助器具价格偏高,还没纳入政府补贴目录,希望未来能有政策支持,让更多盲人朋友用得上。”
图为活动现场
莫良明表示,协会会持续收集盲人朋友体验意见,助力产品迭代升级。他特别提到,研发推广需“因人而异”:老年视障用户更需要操作简单的设备,年轻用户则关注社交、娱乐功能。“科技不是万能的,智能辅助器具替代不了社会的人文关怀。”他呼吁,既要推动新技术发展,也要持续完善盲道、盲文标识等公共设施,为残疾人筑牢“双重保障”,“让他们能自主购物、就医、出行,未来更平等地参与教育、就业,打破限制,活出精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