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苦求“战斧”,特朗普却一直打哈哈,咋回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15:26 2

摘要:2025年10月17日,白宫南草坪的秋风里藏着股说不出的紧张,泽连斯基走下专机,这趟美国之行,他就想要个准信儿:那批能打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到底给不给?

2025年10月17日,白宫南草坪的秋风里藏着股说不出的紧张,泽连斯基走下专机,这趟美国之行,他就想要个准信儿:那批能打16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到底给不给?

可对面的特朗普,依旧把“打哈哈”的本事玩得炉火纯青,绕来绕去就是不交底。

1、

这已经不是泽连斯基第一次追着要“战斧”了,往前倒腾几个月,乌克兰前线的日子就不好过:俄军在东部利曼、波克罗夫斯克的攻势没停过,南部阵地也频频告急,更要命的是,俄军对着乌能源设施一轮接一轮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把不少地区炸得连补给都送不进去。

乌军手里的武器要么射程不够,要么精度不足,想敲掉俄罗斯境内的军工厂和空军基地,简直是做梦。

就在这节骨眼上,“战斧”成了泽连斯基眼里的“救命稻草”,懂行的都知道,这导弹可不是普通装备,射程能到1600公里,从乌克兰边境发射,理论上能覆盖莫斯科周边的关键目标。

乌军事媒体《防务快报》算过账,要是能拿到一批“战斧”,哪怕数量不多,也能打乱俄军的后方部署,至少能给前线喘口气的机会。

为了这事儿,泽连斯基几乎是“全员动员”,出访前一周,乌克兰外交部先是放出风声,说“战斧是防空和远程打击能力的核心”;乌国防部长更是在北约会议上直接放话,“没有远程武器,我们守不住阵地”。

连乌国内的舆论都跟着造势,电视台天天播“战斧导弹作战模拟画面”,把这武器吹成了“战局转折点”。

可特朗普这边,态度简直像雾里看花,会面前十天,他突然对着媒体说“考虑经北约国家给乌克兰送战斧”,这话一出,基辅股市都涨了两个点。

泽连斯基赶紧让人跟进,结果白宫发言人隔天就打圆场,说“只是初步想法,还没进流程”,这种“给点希望又掐灭”的操作,把乌克兰折腾得够呛。

2、

10月17日的白宫会晤,成了泽连斯基最后的指望,按原计划,双方要谈90分钟,结果硬是拖到了两个半小时。

知情人士后来透露,泽连斯基开场没绕弯子,直接把前线战报拍在桌上:“每天都有士兵牺牲,我们需要能反击的武器,‘战斧’是关键。”他甚至承诺,“只会打军事目标,绝不主动挑衅莫斯科”。

可特朗普根本不吃这一套,一会儿说“这导弹太贵了,美国纳税人不答应”,一会儿又扯“得跟北约盟友商量,不能美国单独决定”,末了还翻起了旧账,吐槽泽连斯基“不够感恩”,甚至暗指乌克兰在“拿第三次世界大战赌博”。

从头到尾,没一句准话,把“打哈哈”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更具深意的是,在此次会晤的前一日,特朗普竟特意与普京进行了通话,这一举措背后,似藏着诸多耐人琢磨的隐情。

普京于电话中直言相告:即便美方提供“战斧”导弹,亦无法扭转战场态势,反倒会对俄美关系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

这话看似是说给特朗普听的,实则也是敲山震虎给泽连斯基看,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真敢送这种大杀器,后果自负。

3、

其实特朗普的算盘,明眼人都能看透几分,首先是“成本账”,一枚“战斧”造价上百万美元,要是送个几十上百枚,可不是小数目。

特朗普一直念叨“美国优先”,国内早就有不少声音反对“无休止援乌”,尤其是国会里的共和党强硬派,多次放话要削减对乌援助预算。这时候贸然送“战斧”,无疑是给自己找骂。

其次是“风险账”,普京已经把话说死了,援助“战斧”会严重损害俄美关系,甚至让和谈彻底没戏,特朗普心里清楚,真把俄罗斯逼急了,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且他一直想在任内搞“俄美缓和”,要是因为“战斧”黄了,得不偿失,更别提北约盟友的态度也不统一,德国、法国都怕引火烧身,多次暗示“反对提供远程武器”。

4、

还有个不能明说的“政治账”,特朗普向来喜欢把援助当成“谈判筹码”,之前泽连斯基来要安全保障,他就拿矿产协议说事,吵到最后连联合新闻发布会都取消了。

这次拖着“战斧”不松口,说不定是想逼乌克兰在其他问题上让步,比如矿产开发、战后重建的利益分配,毕竟商人出身的他,从来不会做“亏本买卖”。

泽连斯基当然也明白特朗普的心思,但前线实在等不起了,会晤结束后,他在白宫门口被记者围堵,脸色难看地说“我们讨论了重要议题,会持续沟通”,这话里的无奈谁都听得出来。

而特朗普转身就对着媒体放风:“我们会考虑所有选项,但必须符合美国利益。”又是一句标准的“特朗普式废话”。

最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专家的判断,他们直接泼了冷水:“这次会晤根本没把‘战斧’当主要议程,真正的重点是特朗普和普京的通话成果。”

在他们看来,“战斧”的事,得等俄美后续的布达佩斯会晤有了眉目,才有可能提上日程。这意味着,泽连斯基想要的“准信儿”,还得再等等。

可乌克兰的战场,哪等得起“慢慢谈”?眼下乌军的补给线越来越吃紧,能源设施的损毁率已经超过了30%,东部防线好几次差点被俄军突破。

乌军事专家私下吐槽:“就算最后给了战斧,要是数量太少,也根本改变不了战局。”但这话泽连斯基不敢说,毕竟现在的乌克兰,只能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

5、

这场“战斧拉锯战”,本质上是三方的心理博弈,泽连斯基想靠武器破局,特朗普想靠拖延谋利,普京想靠威慑止损。

而夹在中间的乌克兰民众,只能在停电的寒夜里祈祷:希望那枚迟迟不到的“战斧”,不是一场空欢喜。

会晤结束后的第二天,泽连斯基空着手回了基辅,白宫发布的会晤通稿里,关于“战斧”只字未提,只含糊地写着“将继续评估对乌援助需求”,说白了,特朗普还是没给准信儿。

现在的局势就这么僵着:泽连斯基天天催,特朗普天天拖,普京天天警告。

没人知道“战斧”最终会不会送到乌克兰,但有一点很清楚:这场围绕导弹的“打哈哈”游戏,拖得越久,乌克兰前线的代价就越大。

而特朗普那套“左右逢源”的把戏,究竟能玩到什么时候,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来源:笔杆先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