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毕业的学长,985硕士,进了一家央企,签了三年基层服务协议,天天在西北工地核对设备参数,月薪五千五,比不上县城送外卖的。
你还在拼了命投简历,结果发现中核集团一个岗位700人抢?
别傻了,真正的问题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整个游戏规则早就变了。
去年毕业的学长,985硕士,进了一家央企,签了三年基层服务协议,天天在西北工地核对设备参数,月薪五千五,比不上县城送外卖的。
他说,不是不想走,是走不了——合同里写着违约金十万。
你敢信?
我们以为的铁饭碗,现在成了带枷锁的金碗。
新能源厂子倒是在疯狂招人,储能工程师年薪十二万起步,可你要懂电力电子、会写BMS算法,学校教的那点电路基础,连入门都算不上。
培训机构吹得天花乱坠,213%的增长报名量,结果结业后真能上岗的不到四成。
你花两万块报班,最后发现学的还是五年前的课件。
更讽刺的是,那些你以为的“灵活就业”——直播、短视频、代运营,现在也卷成红海了。17%的应届生选择慢就业,不是躺平,是看明白了:没技能的稳定,不如有手艺的漂泊。
有人在县城开直播卖土特产,月入三万,可你得会剪辑、懂流量、能扛住连续三个月零成交。
央企的编制越来越稀罕,非正式用工已经占到近三成,连技术岗都开始搞项目制了。
你以为的“国企梦”,正在被拆成零散的KPI和外包合同。
你拼了命考进来的,可能只是个“临时工”。
学历贬值不是口号。
双一流硕士起薪降了8.6%,文科生甚至出现“学历倒挂”——大专生干销售,工资比你高。
你以为读研是跳板,结果发现它只是延迟了你面对现实的时间。
别再迷信“体制内=安全”了。
真正的安全,是你手里的技能能随时换城市、换行业、换老板。
新能源、AI、碳中和这些词听着高大上,但没人告诉你,能吃上这碗饭的人,要么是实验室里熬出来的,要么是自学成才的狠人。
你不需要等一个offer来定义你的人生。
你真正该做的,是今晚就打开B站,搜“光伏逆变器原理”,看懂一个模块,就比明天多投一百份简历有用。
世界不缺人,缺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来不在简历里,而在你凌晨三点敲代码、画电路、改脚本的那些时间里。
你不是输给了竞争,你是输给了还在用2015年的地图,找2024年的路。
来源:于雪地自由滑行的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