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芯片IPO大消息!20家A股公司沾边,是真机会还是蹭热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18:01 2

摘要:刷财经新闻,一条消息直接让人精神了——估值超1400亿的长鑫科技,刚完成上市辅导,正式冲刺A股"存储芯片第一股"。这消息一出来,股民群里立马炸开锅,有人扒出招股书细节:有9家A股公司直接握着它的股权,还有11家是核心供应商,等于20家公司跟着搭了"IPO快车"

刷财经新闻,一条消息直接让人精神了——估值超1400亿的长鑫科技,刚完成上市辅导,正式冲刺A股"存储芯片第一股"。这消息一出来,股民群里立马炸开锅,有人扒出招股书细节:有9家A股公司直接握着它的股权,还有11家是核心供应商,等于20家公司跟着搭了"IPO快车"。

我赶紧翻了翻资料,长鑫科技可不是普通公司,是国内最大的DRAM芯片制造商,打破了三星、美光这些巨头的垄断。现在新能源汽车、AI设备都缺存储芯片,它的订单早就排到明年了,去年还拿了108亿战略融资,实力确实硬。

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说"持股的公司肯定要涨",有人急着问"我买的半导体股是不是它的供应商",还有人翻出去年中昊芯英借壳时的行情,说"当时沾边的股涨了两倍多,这次得赶紧上车"。但热闹归热闹,很少有人说清楚:这些沾边的公司,到底是真能受益,还是只是蹭个热度?股权和供应商这两种关系,差别其实大得很。

先搞懂:芯片巨头IPO,为啥能带动其他公司?

很多人不明白,长鑫科技上市,跟其他A股公司有啥关系?其实这里面有两个逻辑,就像你朋友开了家大公司要上市,你要么是早期投资人,要么是给它供货的商家,都会跟着有影响。

对持股的公司来说,相当于早期投对了"潜力股"。长鑫科技现在估值1400亿,要是顺利上市,股价再涨点,那些早年入股的公司,手里的股份就值钱了。比如有公司2019年投了5亿,现在这笔投资可能已经翻了好几倍,这笔收益会体现在公司的财报里,自然会吸引资金关注。

对供应商来说,是多了"稳定大客户"的背书。长鑫科技建生产线、扩产能,都要向供应商买设备、材料。要是能成为它的核心供应商,不仅订单有保障,还能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以后跟其他芯片公司合作也更有底气。就像你能给行业龙头供货,其他小客户自然会相信你的产品质量。

但这两个逻辑不是万能的,去年中昊芯英借壳时,不少沾边的公司股价涨得猛,可后来发现中昊芯英自己都有资金缺口,业绩对赌也完不成,那些跟风涨的股票很快就跌回去了。所以不是沾边就靠谱,得看具体是什么关系、关系有多深。

别乱激动:持股的9家公司,差别能差出10倍

一看到"持有股权",很多人就觉得是捡了宝,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太多了,不是所有持股公司都能"躺赢"。

首先看持股比例,这直接决定了受益多少。这9家公司里,最多的持有3.5%股份,最少的才0.1%。打个比方,长鑫科技上市后市值涨100亿,持3.5%的公司能多赚3.5亿,持0.1%的只赚1000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而且持股成本也很关键,有的是2016年长鑫刚成立时投的,成本极低;有的是去年高价定增进来的,就算上市,能赚的空间也有限。

更重要的是,持股公司自身的主业怎么样。如果本身就是做半导体设备的,和长鑫科技有业务往来,那就是"业务+投资"双重受益——既靠供货赚钱,又靠股权增值赚钱。但如果本身是做地产、贸易的,只是跨界投了点钱,那长鑫上市对它的影响微乎其微,顶多是短期炒个概念。就像你主业是开饭馆的,只是偶尔投了朋友的公司,就算朋友公司上市,你的饭馆生意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还有个风险不能忽视:股权能不能顺利变现。有些公司持有的是"限售股",就算长鑫科技上市了,也不能马上卖,得等好几年。要是这几年芯片行业行情变了,长鑫的股价跌了,那这笔投资可能还赚不到钱。去年有家公司持有某芯片公司股权,结果芯片公司上市后股价破发,这笔投资反而亏了,母公司股价也跟着跌。

别被忽悠:供应商的11家公司,得看"是不是核心"

北向资金上周偷偷加仓了不少半导体设备股,很多人觉得是冲长鑫科技的供应商来的,但其实不是所有供应商都值得关注,关键得看是不是"核心供应商"。

从招股书能看到,这11家供应商里,有5家是提供核心设备和材料的,比如做光刻胶、刻蚀机的,这些都是芯片生产离不开的关键环节,长鑫扩产多少,对这些供应商的订单影响就有多大。但还有6家是提供普通配件的,比如电源、线缆,这些东西谁都能做,长鑫随时能换供应商,就算长鑫上市扩产,对它们的业绩拉动也很有限。

而且得看供应商的"客户集中度"。如果某家公司30%以上的订单都来自长鑫科技,那长鑫扩产它就真的受益;但如果只占5%,就算长鑫订单翻番,对它的业绩影响也不大。就像你开了家五金店,要是主要给一家大工厂供货,工厂扩大生产你就生意兴隆;但如果只是偶尔给它送点货,那工厂再忙也跟你关系不大。

更要警惕"伪供应商"。有些公司只是跟长鑫科技有过一次小额合作,就自称"核心供应商"蹭热度。去年中昊芯英借壳时,就有公司说自己是供应商,后来查出来只是卖过几台普通机器,根本算不上核心合作,股价涨了一阵就跌回原形。所以得去看公司的年报、招股书里的详细披露,不能光听市场传言。

避坑指南:这3个陷阱,90%的人都会踩

周末看了太多讨论,发现大家最容易被情绪带着走,其实不管这些公司沾不沾边,记住三个原则,就能少踩坑。

第一个是"不看概念看业绩"。去年中昊芯英的例子已经很明显了,就算有借壳概念,公司自己没利润、有资金缺口,最后还是会跌回去。长鑫科技的持股公司也好、供应商也罢,得看它们自己的财报:营收涨了多少?利润有没有增长?如果本身业绩一直在亏,就算沾边芯片巨头,也只是短期炒作,迟早会打回原形。

第二个是"不看关系看深度"。别光看"有没有关系",要看"关系有多深"。持股的就看比例和成本,供应商的就看订单占比和是否核心。就像你跟学霸做朋友,要是只是偶尔一起吃饭,他考清华跟你没关系;但要是他帮你补了三年课,那才真能帮你进步。

第三个是"不追短期追长期"。很多人看到消息就急着买,其实芯片行业的逻辑是长期的。长鑫科技上市后,产能释放要一两年,对供应商的订单拉动也是慢慢体现的,不是上市当天就爆发。去年那些追中昊芯英概念的人,短期赚了点,但没及时卖,最后都被套住了。真正的机会是看行业趋势,不是看短期消息。

其实投资就像找工作,不能光看公司名气大,得看自己在里面能扮演什么角色、能拿到多少收益。长鑫科技冲刺IPO,确实说明国内芯片行业在进步,这是长期利好,但具体到某家沾边的公司,是不是真能受益,还得靠数据说话,不能听风就是雨。

国内芯片企业一步步走向上市,其实是件好事,说明咱们的科技实力在慢慢变强,这比一两个股票涨涨跌跌更有意义。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能被"沾边"的标签迷惑,得沉下心看清楚背后的逻辑。

不知道你们周末有没有关注长鑫科技的消息?你们觉得持股和供应商这两类公司,哪类更靠谱?或者你们手里有没有沾边的股票?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把思路理清楚。

我是小钱滚雪球计划,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把复杂的财经逻辑拆成大白话。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