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选择日本国籍而不是永久居留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8 20:03 1

摘要:——乔恩·希斯(Jon Heese),原加拿大公民,与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曾任筑波市议员(2008–2014,2016–2022),现为茨城县议会议员。

双重国籍固然理想,但现实是,永久居留权远远不够。

——乔恩·希斯(Jon Heese),原加拿大公民,与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曾任筑波市议员(2008–2014,2016–2022),现为茨城县议会议员。

在日本生活了三十多年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我将终老于此,而永久居留权并不能满足我的需要。

很多人可能认为永久居留权已经足够,但事实上,它就像你手里有一对“J”,而此时需要的是“A”。对某些居住者来说,也许够用,但一旦关键时刻来临,你会惊讶地发现它能提供的保护是如此有限。

许多在日本长期持有永久居留权的人,可能都考虑过是否要加入日本国籍,但最终选择了放弃。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不愿放弃原有国籍。日本不允许、也从未允许双重国籍。
虽然出生时拥有双重国籍者是例外,但他们必须在22岁之前选择其中一个国籍。任何主动取得外国国籍的人都会自动丧失日本国籍。如果是在20岁以后取得第二国籍,则必须在两年内选择其中一个,否则将失去日本国籍。

在两个国籍之间做出选择所带来的焦虑与担忧完全可以理解。然而,我们也应当记得,从历史的角度看,“国籍”其实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

在归属感方面,古代人首先认同的是家庭,其次是部族,经过数万年的演变,才是宗教。“国家”或“民族”这个概念,对于上一个千年的普通人来说仍是模糊的。然而到了20世纪,可以说“公民身份”已经取代了宗教,成为社会秩序的最高层级。如今的国籍,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被视作一种“宗教”。

2007年,当我决定加入日本国籍时,最担心这件事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其他外国居民。
他们问:“那你的加拿大国籍怎么办?” “你的加拿大人身份呢?” “要是你想回加拿大呢?” “为什么要做这么冲动的事?”

但回头看,我意识到他们真正想问的是:“你为什么要抛弃我们?” 换国籍就像改信别的宗教一样。那种隐含甚至直接的意思是:“你不是我们中的一员吗?”

我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长大——那是加拿大的心脏地带。当时我父母教会的成员如果转去别的教会,留下的人也会感到被抛弃。显然,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籍,都能给予人强烈的意义感与归属感。
这让我联想到日本的“内(うち)”与“外(そと)”的观念。也就是说,我离开了一个“部族”,加入了另一个,而我的“外国人同胞们”对此感到不安。

这种不安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毕竟在明治时代(1868-1912),作家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也就是后来归化日本后的小泉八云(Koizumi Yakumo),曾说过,“日本性”本身就是日本的国教。
直到今天,去神社过新年、或请佛教僧侣主持婚礼与葬礼,都不一定是宗教行为,而是“身为日本人”的生活一部分。

但体验一种文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另一种。
年轻时我在欧洲各地旅行,体验过许多不同文化。我记得第一次拿到护照时,以为这本神奇的小册子就是我的“旅行通行证”。只要目的地与我的国家有某种条约,我就可以自由旅行。我漫不经心地穿梭于各国之间,享受不同的氛围。

后来我才明白,护照并不是出国的“通行证”,而是“回国的权利”。它不是打开外国大门的钥匙,而是告诉别国“该把我遣送回哪儿”。这个认知改变了我对护照的看法。
从日本的角度看,签订国际条约是承诺要接纳本国公民回国;而从我的角度看,既然我现在是日本公民,无论发生什么,日本都不能拒绝我入境。

那些经历了2020年3月疫情初期的外国居民一定还记得,当时日本政府毫无预警地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无论你是否在日本有家庭、子女、房产或事业——这些在当局眼中都毫无意义。“只限日本护照!” 永久居留权根本不够。

当然,这一政策的荒谬性后来在几个月内被修正。但那时,许多外国居民被困在日本境外,毫无办法,与家人分离。即使仍在日本的居民,也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我的几位朋友在疫情中失去了父母,只能留在日本哀悼,而他们的家人则在海外送别亲人。坦率地说,那是一个残酷的时期。

在现代社会,国际旅行频繁且人数庞大,未来我们还会遇到新的疫情。如果再次发生类似的全球危机,或爆发国际冲突,拥有日本护照将成为保护你财产和社会地位的关键。永久居留权依旧不够。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说“我是日本人”时,从没有日本人露出异样眼神。最多他们会笑着说一句“うそ!(不会吧!)”,然后就继续聊别的话题。更重要的是,自从归化后,我在日本或国外入境时,再也没有因为外貌被移民官“额外检查”。

我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像日本社会那样“日本化”,但我并不需要那样。只要我努力去融入,这就足够了。同时,我仍被外国人圈子所接纳。为什么不会呢?归化并没有改变我的性格。橄榄球赛季时,我仍然为萨斯喀彻温“骑兵队”加油(Go Riders!)。

当然,如果日本允许双重国籍,我也会选择那样——就像许多永久居民一样。我真诚希望日本未来能开放某种形式的双重国籍。

此外,如果有一天必须返回出生国,大多数国家都会认为日本要求入籍者放弃原来的国籍这一事实,是重新接纳回国者(并恢复原国籍)的合理理由。

信不信由你——只要年满18岁,在日本居住5年以上,有经济能力自立,并能以中级水平说、读日语——取得日本国籍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甚至,你不需要先有永久居留权才能申请。

凭借我对日本和日本人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我毫不怀疑日本将克服老龄化危机,解决劳动力短缺,探索太空、开发新技术与医疗创新,并在社会政策上继续引领世界。幸运的是,我能在第一排见证这一切——因为我明白,永久居留权,远远不够。

来源:莫离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