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与政治危机:马克龙为何失宠于法国,被法国抛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23:40 1

摘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法国三届政府相继垮台,一场似乎仍在持续的政治危机,将笼罩着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执政的最后18个月,也为他的国内政治遗产蒙上了阴影。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欧陆速写观点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法国三届政府相继垮台,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被认为加速了金融危机、社会不平等,尤其是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法国三届政府相继垮台,一场似乎仍在持续的政治危机,将笼罩着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执政的最后18个月,也为他的国内政治遗产蒙上了阴影。

本周,最新组建的少数派政府在首次不信任投票中侥幸过关。但这届内阁仍被视为数十年来最脆弱的政府,只要反对党联合起来,它就随时可能倒台。法国议会即将展开为期两个月的激烈博弈,而目标只是为了实现一个曾经看来最基本的治理要素:通过预算案。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的危机中,受损最深的正是这位中间派总统。

这位亲欧、亲商的政治人物在2017年首次当选时,曾誓言要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革新政治格局,并倾听选民的心声。他承诺将“务实”地融合左翼与右翼的理念,以实现经济自由化、解决法国数十年来的大规模失业问题,并消除社会不平等。更关键的是,他当时声称,要通过确保公民不再有理由投票给极端势力,来遏制极右翼的崛起。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先是“黄背心”反政府运动,继而是新冠疫情的肆虐,随后乌克兰战争爆发。到2022年他成功连任时,马克龙已经失去了在议会中的绝对多数席位。

2024年6月,他冒险举行了一场突然且结果不明朗的议会选举,这让困境急剧加剧。当时,由法国极右翼领导人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领导的“国民联盟”(NR)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获胜,正处于历史高位。 如今,法国议会分裂为三大阵营:左翼、中间派和得票率不断上升的极右翼,没有任何一阵营拥有绝对多数席位。与此同时,马克龙自己的中间派基本盘已开始瓦解。

法国里尔大学(University of Lille)政治学教授雷米·勒费弗尔(Rémi Lefebvre)指出:“法国的危机根源极其深重。问题在于多种危机相互交织:公共债务引发的财政危机、不平等导致的社会危机、政党体系的脆弱性,以及极右翼的崛起。马克龙并非危机的唯一根源,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但他加速了这些因素的发酵。”

为了避免政府在本周被推翻,马克龙及其中间派盟友、**法国新任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努(Sébastien Lecornu)**向社会党发出了呼吁。政府提出了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让步:暂停执行马克龙第二任期内唯一一项重大改革——2023年养老金法案中,将退休年龄从62岁逐步提高至64岁的条款。

勒费弗尔指出,马克龙的第二个任期可能显得“混乱”且效率低下。他去年未能任命一个左翼政府——尽管左翼联盟当时赢得了最多席位(但未获绝对多数)——外界认为,这一选择损害了民主进程。

民调机构维瑞安集团(Verian Group)的总监周思图(Stewart Chau)指出:“若说有哪位政治人物或政治运动,在始于2024年7月提前大选的系列事件中遭受重创,那便是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及其中间派政党‘复兴党’。这项结论在所有的研究中都清晰可见。

本月的民调显示,仅有约14%至16%的选民对马克龙抱有信心。即便他曾用以提升国内形象的国际影响力,如今也难以提振其支持率。“尽管近期国际新闻事件频发,但马克龙的支持率近几个月来持续下滑。”周指出。

周分析称,马克龙支持者的流失,源于民众普遍认为他缺乏对日常关切的共情。

“马克龙总统任内最重要的承诺之一,就是誓言要阻断‘国民联盟’的道路,他声称人们永远不会再有理由投票支持他们。”

但自马克龙当选总统以来,反而有更多的人开始投票支持“国民联盟”,并将该党视为一个可信的替代选择。

“这是一种真正的转变。”周强调,“过去,当有人投票给极端政党时,会称之为抗议性投票。如今,许多法国人认为这已不仅是抗议,而是一种真正的选择——而马克龙或许要为此负责。

政治史学家让·加里格(Jean Garrigues)指出,马克龙的公众形象,可能创下了自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历任总统的最低纪录。

“他的民调跌至史无前例的低谷,更严重的是,民众对他的憎恶程度也空前高涨。”加里格指出,“(他的社会党前任)法国前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çois Hollande)虽然同样遭遇过创纪录的低支持率,但从未像马克龙这样,招致如此程度的憎恶。”

加里格指出,这种公众抵触情绪的根源,比当前的危机更为深远。他解释说,马克龙在2017年上任时,曾承载着民众对于一位“时代人物”的神话式期待,但当选民们发现他那些“与所有政治派别合作”、“始终倾听民众心声”的承诺未能兑现时,巨大的失望便随之而来。

那份被暂时搁置的养老金改革法案,如今就像一个尴尬的注脚,标记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它曾是“马克龙主义”务实与决心的象征,现在却成了换取政治苟延残喘的筹码。2017年的那个春天,那个承诺要“倾听”法国的年轻总统,似乎已经走得很远了。巴黎的秋意渐浓,而他留给这个国家的,是一个比他上任时更加分裂、也更加迷茫的未来。

是时势造就了马克龙的困境,还是他辜负了法国的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作者 安杰莉克·克里萨菲斯发自巴黎

来源:国际上那些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