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高速公司“无人机巡查”破解传统盲区难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10:29 2

摘要:秋日的三晋大地,天高云淡,一条条高速公路穿梭于山川之间,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与归心似箭的游子。面对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骤增的车流考验,山西交控集团旗下忻州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忻州高速公司”)以科技硬实力作答,将一架架无人机打造为保障路网畅通、守护公

秋日的三晋大地,天高云淡,一条条高速公路穿梭于山川之间,承载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与归心似箭的游子。面对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骤增的车流考验,山西交控集团旗下忻州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忻州高速公司”)以科技硬实力作答,将一架架无人机打造为保障路网畅通、守护公众安全的“空中卫士”,绘就了一幅“智慧交通”深度融合的创新画卷。

石岭关段、雁门关段、长梁山隧道……这些G55二广高速上的关键节点,地形复杂,历来是节假日交通保障的重点与难点。“以往依靠人工和固定摄像头巡查,存在盲区,响应速度也受制于地面交通状况。”忻州高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这一难题,公司近年来持续探索无人机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并于此次“双节”大考中,创新构建了“空中巡查、地面处置、数据联动”的立体化交通保障模式。

只见一架搭载高清摄像与智能感知系统的无人机从起降点迅速升空,如雄鹰般盘旋于重点路段上空。它化身“空中眼睛”,将实时监测到的车流密度、平均速度、异常停车等关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瞬间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大屏,为精准调度提供第一手决策依据。

更为关键的是其应急响应能力。“一旦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监控或无人机自主识别发现拥堵苗头或事故现场,无人机可在3分钟内飞抵目标空域。”技术人员描述。抵达后,无人机即刻扮演“指挥前哨”的角色,利用高空定向喊话器,循环播放警示语或引导指令,提醒司乘人员注意安全、有序通行。这一举措,使得事件初始响应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了50%以上,为后续处置赢得了宝贵先机。

单靠“空中力量”远远不够,关键在于协同。忻州高速公司整合“空中无人机”与“地面巡查组”资源,联合高速交警、路网运行保障大队、养护工区等多方力量,建立起一套高效的“监测—调度—处置”闭环机制。

在易发生缓行路段,无人机提前布防,通过语音提示引导车流,有效预防了长时间、长距离拥堵的形成。当事故发生时,无人机的高空视角展现出独特优势:既能进行全景拍摄,宏观把握现场态势,又能进行细节特写取证,快速记录车辆位置、碰撞痕迹等信息,并通过直播方式同步至相关处置单位。这为交警定责、保险理赔以及救援方案制定提供了直观、准确的可视化依据,助力地面清障救援团队平均在15分钟内完成现场清理,大幅提升了通行恢复效率。

据统计,10月1~7日,忻州高速各路网运行保障队及养护工区累计开展无人机道路巡查107次,利用无人机进行喊话提醒与交通疏导13次,发现并处置应急事件6起。无人机的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的道路通行压力。

从节假日应急保障的“空中尖兵”,到日常边坡巡检的“智能工兵”,忻州高速公司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让无人机技术在高速公路管理舞台上展翅翱翔。这背后,是对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刻理解,也是不断拓展智慧交通应用场景的坚定实践。

科学导报记者 马骏

来源:科学导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