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洛杉矶拍卖秋拍字画瓷器欣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0 10:13 1

摘要:洛杉矶是美西最大城市,也是美国第二大城市,外国移民中华人最多,是北美华人移民最多的城市之一,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艺术收藏氛围浓郁,藏家众多,藏品资源丰富。美国加州拍卖(CAA),是一家有13年历史的本地拍卖行,其前身为1998年在洛杉矶创建的“美国加州亚洲艺

洛杉矶是美西最大城市,也是美国第二大城市,外国移民中华人最多,是北美华人移民最多的城市之一,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艺术收藏氛围浓郁,藏家众多,藏品资源丰富。美国加州拍卖(CAA),是一家有13年历史的本地拍卖行,其前身为1998年在洛杉矶创建的“美国加州亚洲艺术品收藏中心”,公司曾多次举办古董回流展览,在加州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经常有好货放漏,是古玩行家在美国经常光顾的淘宝地之一。比如去年四月,美国加州拍卖低价释出的一件明永乐剔红云龙纹圆盒,几个月后以百万估价现身北京保利秋拍夜场,即是一例。国外小拍虽然整体品质与十年前不可已同日而语,但如果买家眼力够好,信息够灵,还是能淘到好货。美国加州拍卖2025年秋拍已定于于10月26日(星期日)下午四时在洛杉矶隆重举槌。本季精选重器荟萃,门类涵盖瓷器、玉器、佛像、书画与珐琅珍品,好物良多。本季古董和书画两个板块都很精彩,古董部分如南加州教授旧藏清乾隆青花折枝花纹梅瓶,造型端庄典雅、青花发色莹润;美国东岸重要收藏北魏石雕菩萨首像,1970年代购自纽约名古董商戴润斋,石质细润、法相庄严;香港苏富比1988年5月来源清代冰种翡翠天鸡尊,种水清透、工艺精湛;清中期宫廷掐丝珐琅胡人骑象摆件一对,题材稀有、色彩绚丽,具浓厚异域风情。书画板块则有洛杉矶私人旧藏张大千《高士图》,大尺幅钜制,曾于1973年香港大会堂展出,来源显赫;温哥华家族多年收藏溥儒《太平戏婴图》与《松猿图》两幅,笔墨高雅、意趣悠然;以及日本书法名家青山杉雨旧藏吴昌硕《错落珊瑚珠图》,曾于1994年东京出版及展览。

溥儒(1896-1963) 太平婴戏图(3-5万)

高13.3厘米 宽92.1厘米

设色绢本 镜框 1955年夏作

题识:太平婴戏图。喜美子女士嘱画,乙未夏月溥儒,时客东京。

钤印:溥儒,心畲。

加拿大温哥华家族收藏,早年得于台湾,后家族传承 (Lot 1167-1168)

上款人山田喜美子(1932-2014),为张大千旅日期间的重要红颜知己。自1949年张大千迁居台湾后,经常往返日本採购画具及装裱书画,因而结识山田。此后十馀年间,两人交谊日益深厚。由于张大千在画坛举足轻重,并与溥儒、黄君璧等重量级艺术家往来密切,使山田喜美子亦得以结识当时众多艺文界名流。

左起:伊藤启子、庄严、张大千、山田喜美子、黄君璧、溥儒与庄禹灵 1955 年合影于日本东京

此件作品即为溥儒于1955年赠予山田喜美子之贺礼。当年夏季,溥儒自南韩抵达日本,并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张大千亦同时在东京编印《大风堂名迹》画册。数位友人异国重聚,其间雅集酬唱,书画相赠,此作遂应运而生。 溥氏尤爱绘制“婴戏图”,题材承自宋人画风,其中以苏汉臣〈秋庭婴戏图〉最为著称。此幅描绘十位童男童女,各自嬉娱游乐,或击球玩耍,或燃放爆竹,或倒立翘足,姿态多样,天真活泼,童趣尽现于笔墨之间。

参阅:(传) 宋 苏汉臣《婴戏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168

溥儒(1896-1963) 松猿图(3-5万)

高9.5厘米 宽92.1厘米

设色绢本 镜框

钤印:溥儒,心畲。题识:秋阴蔽带柏根深,苔迳青青过雨痕。坐久不知秋色晚,碧天闻雁近黄 昏。心畲。

加拿大温哥华家族收藏,早年得于台湾,后家族传承 (Lot 1167-1168)

溥氏酷爱画猿,其笔意取法北宋易元吉《聚猿图》,并参酌牧谿、梁楷以至日本桃山画家长谷川等伯之笔墨神韵。据启功所记,恭王府旧藏易元吉原卷曾为溥家珍藏,对溥心畲影响深远。此作中可见他将易氏“水墨渍染”之法转化为“书写化”笔势,笔笔生韵,意象明洁。 画中猿之毛髮以短笔反覆挑画,笔势收放自如,猿形虽小而骨气内敛。山石以干笔皴染,气势挺秀;树木枝干则笔断意连,富节奏感。

全卷尺幅不大,然结构缜密,意象繁富,显示画家非仅临古摹法,而能化古为新,将绘画提升至书写层面的抒情境界。 《松猿图》不仅为溥心畲“视作画如作书”理念之最佳体现,亦是其将笔墨修养与观察自然融为一体的经典范例。观者可于其中同时领略书法之力、古画之韵与写生之神,诚为溥氏用笔成熟、气格超逸之精品。

参阅:北宋 易元吉《聚猿图》

日本大坂市立美术博物馆藏

1166

张大千(1899-1983) 林清霓 高士赏梅图(1-2万)

132.1 x 69.2 厘米

1973年元宵节作

题识:六十二年上元,与清霓指少陵“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句,合写于环荜庵。 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癸丑,林清霓写,畏道堂印。

来源:

洛杉矶私人家族传承,其祖父1970年代末购于画家本人

著录:

《中国画-林清霓近作》(傅抱石作序),1973年,第十页

展览:

香港大会堂“林清霓山水画展”,1973年6月15日。

张大千喜好以高士为题材进行创作,将高逸之士以概念化的形象置于山水林泉之间。象徵士大夫归隐后的生活,同时又有其独立的艺术特色。在题材的选择上基本上沿袭著前人的范围。他经常画一些历史上著名的诗人、骚客、隐者和逸士,例如写李白行吟、渊明赏菊、东坡玩砚、倪迂观石、竹林七贤等等,此外也画泛化的高士形象。大千的高士图,可以看作是他作为一个入世画家,希图超凡遁世的自我映照。

此幅画中于鬱鬱松荫下绘一减笔高士,行笔有力,线条劲练,抑扬顿挫间充满洒脱之气。高士长袖飘然,静静的观赏梅花,神情放旷自达。人物造型近于宋人,突出了高士的超逸气节。整幅作品构图清新,用笔絶精,高士的姿态与衣著、眉目无不刻画工致生动,敷彩力遵古法,清雅精丽,具有典型文人水墨画的清逸气息,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此幅高士图无论主题,佈局,构图,书法题识等,皆可与其1961年创作高士图精品《步壑图》相提并论,成交价7840000人民币,北京保利,2010年5週年春季拍卖会,Lot 2677

本品著录于《中国画-林清霓近作》(傅抱石作序),1973年,第十页

傅抱石作序

1173

吴昌硕(1844-1927) 错落珊瑚珠图(1-2万)

14.0 x 40.6厘米)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错落珊瑚枝珠。庚申六月,吴昌硕。

钤印:明月前身、吴俊之印、吴昌硕

来源:

青山杉雨旧藏。青山杉雨(1912-1993),本名青山文雄,男,日本书法家、收藏家,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日本文化勳章获得者。

著录:

《吴昌硕书画展 吴缶翁生诞150年纪念》,槙社文会,1994年5月,图版66。

展览:

东京,池袋太阳城文化会馆,“吴缶翁生诞150年纪念─吴昌硕画展”,1994年5月18日至5月23日。

本品著录于《吴昌硕书画展 吴缶翁生诞150年纪念》,槙社文会,1994年5月,图版66

1069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3-6万)

高33厘米

南加州教授家族旧藏,1970年代以前购自新英格兰地区,后于家族传承。

此件青花仿明式花果纹梅瓶,充分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古代器物的崇慕,以及清宫廷对早期名品再创与昇华的追求。器形承袭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经典的梅瓶范式,挺拔端庄,线条匀称。

乾隆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在皇帝的严格指令下,广泛复制前朝名器,将明代审美精髓与十八世纪高度成熟的瓷艺技术融会贯通。瓶身所绘石榴、寿桃与枇杷等果实纹饰,寓意深远:石榴多籽,象徵子嗣繁衍;寿桃寓意长寿;枇杷则寓丰盈吉祥。青花设色浓淡层次分明,绘笔工整细腻,与明初青花自然恣肆的笔触形成对照,显示乾隆时期绘瓷工艺之严谨与精工。

可以较仇焱之旧藏一例,售于香港苏富比,1981年5月19日,拍品编号546;以及赵从衍旧藏一对,其中一件现藏于天明楼,著录于《天民楼藏青花瓷》,香港,1996年,页222,编号94。

清 冰种翡翠仿古活环天鸡尊(2-3万)

高20厘米

来源:

苏富比香港,1988年5月18日,《重要中国瓷器、工艺品、玉雕及翡翠首饰》,拍品号 530(估价 HKD 200,000–250,000)

本品来源于198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清 清宫“工部造”大型黄釉琉璃正吻兽一对(5-8K)

高71.8厘米 宽55.9厘米

洛杉矶/波特兰格里森家族(Grayson Family)收藏。 1990年购入。卖家得自一位20世纪初驻华传教士后人,此传教士1920年左右从北京古玩市场购得此对吻兽,据传为1900年左右义和团运动时期从颐和园流出。

紫禁城宫殿屋顶黄琉璃正吻兽一对

来源:Robert5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