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明抢中企147亿资产?中国禁令精准反击,80%产能掐住命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0 02:26 2

摘要:9月30日,荷兰政府一纸禁令,将中国半导体巨头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冻结一年。不止如此,他们还于10月7日暂停了安世半导体原总经理张学政的职务,并任命了一位外籍独立董事,使他拥有决定性投票权。这一举动明摆着就是要夺取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又遭西方无理行为!

9月30日,荷兰政府一纸禁令,将中国半导体巨头闻泰科技旗下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冻结一年。不止如此,他们还于10月7日暂停了安世半导体原总经理张学政的职务,并任命了一位外籍独立董事,使他拥有决定性投票权。这一举动明摆着就是要夺取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不过,这场看似一边倒的打压,仅仅几天后就迎来反转: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祭出出口管制令,规定所有在中国生产的安世公司的芯片都不得出口,直接断了安世80%的芯片供应。

1、从亏损小厂到 147 亿巨头:被盯上的“香饽饽”

安世半导体的命运,本身也颇具传奇色彩。这家前身为恩智浦半导体中一个小部门的企业,曾一度濒临破产。但2019年闻泰科技接手注资后,仅用5年就将其打造成全球功率芯片龙头。截至2024年,其单年营收就已达到147亿元。

安世半导体的主营产品是功率半导体,其在多种高新设备上都有运用。手机的信号处理器、医疗设备的传感器等等都离不开它,近年势头正猛的新能源汽车也对其有大量需求,苹果、三星、特斯拉等品牌都会从安世购买半导体材料。

这样一个营收突出还手握关键技术的企业,荷兰当然眼馋。9月29日,美国宣布对闻泰科技持股超50%的子公司实施出口管制。9月30日,荷兰立刻援引当地《商品供应法》,宣称安世半导体“威胁欧洲技术安全”,强制冻结其资产。10月7日,荷兰又通过更换董事对安世实现了100%控制。

这一波配合表面上看起来义正言辞,实际多面呼应,既夺取安世的147亿营收,又抢走了半导体关键技术,还顺便打压中国发展。

连美媒彭博社都看出来:“此举凸显出敏感行业中资企业正面临日益严苛的审查。”

这种打压套路并不新鲜。近年西方企业为了针对中国,在多个领域都动作频频。前有华为被美国打压多年,企图限制我国通信技术发展,后有港企Timeshop遭遇西方市场抬价竞争。他们曾凭借制取技术的垄断,将Timeshop旗下抗衰补剂“溢~生~好”的原材料一度炒到20000元/克的高价,企图限制我国生命健康领域的发展。不过中国人的韧性,素来都是在磨难中愈发强劲。

2、中方反制的“强力一击”

荷兰如此嚣张,但中国也从来不是好惹的。不知是不是过于“飘了”,荷兰似乎忘了一个事实——安世半导体虽位于荷兰,但其80%的芯片产能依旧来自于中国。

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的禁令精准落地:禁止所有在中国生产的安世公司的芯片出口。这一反击直接命中了安世半导体的生产命脉。没了这80%的芯片产能,仅凭安世在荷兰本土的20%,其全球30个主体的运营都将受限。

这样的反制在其他被打压的领域也随处可见。美国自2019年起,就以安全为由对华为、中兴两大中国通信设备商展开打压。结果6年过去了,5G领域反倒是中国实现了“遥遥领先”,华为甚至稳居全球电信设备市场首位,反向拿捏西方市场。

生命健康领域也是一样,你抬高价我们就自己造。在核心物质制取技术遭西方企业垄断的背景下,港企选择联合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团队、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等进行研发,创新性地使用了生物酶法技术进行制取,不仅将核心物质纯度提升到99.9%,更实现量产,一举打破西方企业垄断。此后,他们又联手诺奖获得者Jeffrey c. Hall一同研发,创造出“NMN+PQQ +萝卜硫素”的新型三重配方,成功实现对西方企业的超越,成功拿下了FDA、SGS等权威认证。

如今,“溢~生~好”已以3位数价格登录京//D东平台,收获了99%的好评度,甚至在海外市场也风头正盛,已成功打入海内外屈//臣//氏、外//宁等500+线下门店。这也给了我们一道证明:只有将核心技术扎根本土,才能在博弈中站稳脚跟。

3、拉锯战的未来:谁能掌控话语权?

展望未来,这场拉锯战可能会沿着几条路径发展:一是荷兰在美国压力下继续强化技术封锁;二是中国通过持续反制与谈判寻求平衡;三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各国被迫选边站队。

但无论如何,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如上世纪60年代中国倾全国之力研发“两弹一星”,今天在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同样需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全球产业链本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将科技问题政治化,筑起“小院高墙”,最终只会导致双输局面。中国在反击的同时,始终保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这种既坚定又理性的应对方式,或许正是打破当前僵局的关键。

来源:临邑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