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什么是新大众文艺?新大众文艺新在哪里?新主体、新传播、新大众、新形态、新表达,似乎都离不开新媒介。让更多人参与文艺创作生产,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新媒介;出现更多便捷高效、沉浸式的新创作方式,也是因为有了新媒介;出现更多碎片化、微短化、可视化、互动化、场景化的文艺新
什么是新大众文艺?新大众文艺新在哪里?新主体、新传播、新大众、新形态、新表达,似乎都离不开新媒介。让更多人参与文艺创作生产,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新媒介;出现更多便捷高效、沉浸式的新创作方式,也是因为有了新媒介;出现更多碎片化、微短化、可视化、互动化、场景化的文艺新形态,还是因为新媒介。于是,媒介主体化、媒介本体化,甚至是媒介决定论,成为很多人对新大众文艺的阐释方法。
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应用是全球化的技术应用,并不只是中国人在用,为什么新大众文艺出现在中国?第二,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国已经三十多年,催生网络文艺形态也有二十多年,为什么今天开始讨论新大众文艺?如果把媒介技术变革作为决定性因素,这两个问题就很难回答。
新大众文艺的发生和出现,是因为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土壤,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的现代化程度得到提升、发生了变革,而新媒介只是条件和工具。今天的新大众文艺,不仅源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也在于每个个体的精神能量在增长,参与意愿、创造能力在增强,因而能创作出更加丰富和充盈的内容。
新大众文艺的新主题,不是被动受新媒介影响的新主题,它是能赋予新媒介丰富、积极、正向精神能量的新主题。对于新大众文艺的新媒介,当然可以理解为人的感官延伸,但是绝不能反过来让人媒介化、让媒介主体化、让人成为媒介的延伸和附属物。新大众文艺的新形态,归根到底看美学价值,审美方向只能由人决定,而不能由媒介逻辑决定。
实践证明,新大众文艺颠覆了西方大众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媒介逻辑、文化逻辑和资本逻辑,彰显出极具现代性的人民逻辑。所以,进一步推动新大众文艺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媒介化趋势,而应该转向深入阐释其现代化趋势,即新大众文艺怎样突出大众主体性,进而彰显人的主体性,体现人的现代化程度和现代化追求。新大众文艺是推动人走向现代化的一种精神载体和审美载体,它应该也必然会把更多的人带向新的精神高度和审美深度。
来源:小蔚观世界
